近日,余干縣第十小學舉行了以“好習慣,益終身”為主題的一年級課堂常規展示活動。活動旨在檢閱一年級新生入學后的行為習慣養成成果,展示孩子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學校在課堂常規養成教育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
活動展示內容涵蓋了課前準備、師生問好、讀書寫字、課堂聽講、發言反饋、課后整理、安全衛生、“四不準”背誦等多個展示環節。學校領導及各學科教師深入課堂,進行了全程觀摩與評價。
課堂伊始,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同學們迅速歸位,將書本、文具整齊地放置在課桌指定位置,身坐正、腳放平,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課堂。師生間親切而規范的問好,不僅體現了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更迅速地將學生帶入到有序的學習情境中。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在朗讀展示環節,同學們雙手捧書,書本與桌面形成完美角度,字正腔圓,聲音洪亮,感情充沛。無論是齊聲誦讀還是個人朗讀,都展現了良好的語言素養和專注力。
書寫時刻,現場鴉雀無聲。在動筆前,同學們常常會齊聲背誦學校的“書寫四不準”口訣:“頭不歪,身不斜,紙不移,字不草!” 這簡潔有力的要求,已內化為每個學生的行為準則。他們隨之牢記“一拳一尺一寸”的規范,全神貫注,一筆一劃,工工整整。規范的書寫不僅展現了平日刻苦練習的扎實功底,更體現了漢字的結構之美與文化之韻。
本次課堂常規展示活動不僅是一次成果的檢閱,更是一次高效的校本教研。它生動地表明,將“四不準”等具體行為規范融入日常, 是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提高教學效率、保障課堂質量的創新基石。該校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并將其作為學校內涵發展的重要抓手。
校領導在活動總結中表示:“首先由衷地感謝了每一位班主任。這三周大家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每個人都能拼、肯干,下了苦功,也用了巧勁。令人欣喜的是,我們的收獲是巨大的,學生們在行為習慣、精神風貌上展現出的進步,是現象級的,其成效甚至抵得上平常一個學期的養成教育。這一切,都離不開各位老師的全力投入,為大家點贊!”
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活動不是終點,而是養成教育深化推進的新起點。未來,余干縣第十小學將引導一年級新生把展示中展現的優良作風融入日常學習生活,讓好習慣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體教師也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深耕養成教育領域,在校園內營造“書聲瑯瑯、文明綻放”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湯媛媛 盧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