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饒市信州區朝陽中心小學圍繞“擦亮‘心靈之窗’”主題,通過家校協同、科學引導、習慣培養等多元舉措,系統推進小學生視力保護工作,為孩子們的視力健康筑起“防護墻”,為縣域小學視力健康教育提供了實踐參考。
“眼睛是孩子探索世界、汲取知識的‘隱形翅膀’,若視力受損,不僅影響身心健康,更會對未來發展造成阻礙。”朝陽中心小學相關負責人坦言,當前該校部分學生存在的不良用眼習慣,已成為威脅視力健康的“隱形殺手”。
在日常教學觀察中,學校發現三類典型問題:一是坐姿不規范,不少學生寫作業、看書時彎腰駝背、趴在桌上或歪頭視物,導致眼睛與書本距離過近,長期下來加重眼部負擔;二是電子產品依賴,學生接觸手機、平板、電視的頻次增加,部分孩子甚至沉迷電子游戲,單次使用時長超數小時,眼部得不到充分休息,極易引發視疲勞;三是用眼環境不佳,部分學生在陽光直射的強光環境或昏暗房間內學習、閱讀,強光刺激與視物費力雙重作用下,加速視力下降。
據教育部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小學生近視率持續攀升,這一趨勢在該校也有所體現。“課堂上,已有學生因視力模糊看不清黑板字跡;戶外活動時,部分孩子因視力不佳不敢大膽參與運動,這些場景讓我們深感視力保護刻不容緩。”該校德育處老師說道。
針對小學生視力健康痛點,該校從家校協同、習慣培養、營養支持、戶外實踐四個維度,推出系列針對性舉措,將視力保護融入日常教學與生活。
學校層面,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視力檢查,建立個人視力檔案,動態跟蹤學生視力變化,及時向家長反饋異常情況;同時優化教學環境,確保教室光線充足、課桌椅高度適配學生身高,從硬件上減少用眼隱患。此外,通過舉辦護眼知識講座、開展“保護視力”主題班會、播放護眼科普視頻等形式,向學生普及正確用眼方法,提升護眼意識。 家庭層面,學校向家長發放《家庭護眼指南》,倡導家長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明確要求家長控制孩子電子產品使用時長,非學習目的單次使用不超過15分鐘,每日累計不超過1小時;同時提醒家長關注孩子坐姿,發現彎腰、歪頭等錯誤姿勢及時糾正,督促孩子定時休息眼睛。
同時,學校大力推廣“20-20-20”用眼法則,要求學生每用眼20分鐘,向6米外遠處眺望至少20秒;明確規定課間休息時,學生必須走出教室,通過散步、遠眺、做眼保健操等方式放松眼睛;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避免學生單次連續用眼超40分鐘,每節課后預留10-15分鐘休息時間,緩解眼部疲勞。
學校聯合家長開展“護眼飲食計劃”,通過校園宣傳欄、家長群等渠道,普及護眼食物知識:推薦學生多吃富含胡蘿卜素的胡蘿卜(可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助力眼部發育)、含花青素的藍莓(抗氧化保護視網膜)、富含葉黃素的菠菜等綠色蔬菜(預防視網膜病變);同時倡導家長保證孩子飲食均衡,確保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充足攝入,為眼睛健康提供營養支撐。
“戶外活動是預防近視最有效的天然方式。”該校體育老師介紹,學校嚴格落實“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要求,將體育課、大課間活動、課后服務與戶外實踐結合,組織學生開展跳繩、跑步、球類運動等戶外活動,讓學生在自然光照下活動?!瓣柟饽艽龠M視網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軸增長,從根源上降低近視發生風險?!崩蠋熃忉尩馈4送猓瑢W校還鼓勵家長在周末、節假日帶孩子前往公園、郊外等開闊區域,讓孩子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充分放松眼部。
“小學生視力保護不是‘一陣風’的工作,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的持久戰?!背栔行男W負責人表示,目前該校視力保護舉措已初見成效,學生不良用眼習慣明顯減少,近期視力檢查中,新增近視學生數量較往期有所下降。
接下來,信州區朝陽中心小學將持續優化視力保護工作:計劃邀請眼科專家進校園開展專項義診,為學生提供專業視力評估與護眼指導;開發“護眼小課堂”校本課程,將視力健康教育融入學科教學;定期舉辦“護眼小標兵”評選活動,激勵學生主動養成良好用眼習慣?!拔覀兿Mㄟ^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清晰看見世界的美好,自信迎接未來?!痹撔X撠熑苏f道。(潘友盛 秦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