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這個小程序,村里的錢花在哪兒、集體地租給誰,一清二楚!”在廣豐區大石街道大石頭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村民張大爺跟著村干部操作手機,看著屏幕上滾動的收支明細,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是大石街道落實廣豐區委、區政府“三資”管理工作部署、推進信息化監管帶來的民生新圖景。
此前,部分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賬目模糊、查詢不便等問題,成為村民反映強烈的“堵點”。該街道緊扣區委“為民辦實事”工作要求,將“三資”信息化監管作為突破口,建立線上平臺公開臺賬,實現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全流程數字化監管。
平臺設置“財務公開”“資產公開”“資源公開”“合同公開”四大模塊,各村每筆收支需附原始憑證掃描件上傳,土地、廠房等資產信息標注具體位置與實景照片,租賃合同明確承租方、金額及期限。村民通過掃描陽光村務碼后,隨時隨地可查。
數據顯示,大石街道推廣宣傳陽光村務碼以來,財務公開瀏覽3852人次、資產公開瀏覽3728人次,資源公開瀏覽3603人次,轄區8個村(社區)集體“三資”使用透明度提升85%?!叭罕姳O督更方便,干部干事更清白?!苯值馈叭Y”代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將按區委、區政府工作要求持續優化利用平臺功能,讓“陽光三資”成為連通干群心的“連心橋”,真正把實事辦進百姓心坎里。(邵玉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