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低垂,萬家燈火漸次點亮,多數人已圍坐家中時,萬年縣裴梅鎮的鄉村干部、網格員們依然步履不停。他們深知,群眾白天忙于生計,唯有夜晚才能叩開心扉。于是,大家將辦公室“搬”到農家院落,變“等群眾上門”為“送服務入戶”,用腳步丈量民情,在燈下紓解民困。
在裴梅鎮,夜訪已成為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連心橋”。干部們逐戶敲門、圍坐夜話,從家長里短中精準捕捉群眾的急難愁盼。富林村網格員葉文東在一次夜訪中發現,村道旁樹木生長茂盛,部分枝椏已接觸高壓線,遇風雨極易引發觸電或火災,他立即上報供電部門。供電部門迅速組織施工隊伍連夜排查、清理修剪,及時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
急難時刻,夜訪更守護了群眾的生命安全。葛毛塢村肖家小組村民鐘維海深夜突發疾病,家人外出務工,妻子手足無措。掛點該村的網格干部夜訪中得知后,立即駕駛私家車將其火速送醫,為救治爭取了寶貴時間。
為確保夜訪不走形式、常態長效,裴梅鎮探索建立走村不漏戶管理制度,推動鎮村干部、網格員帶著真情走訪,帶著實招解決問題。群眾訴求能當場辦的絕不拖延,需協調的就建臺賬、定責任、定期調度,保證“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與此同時,夜訪也成為政策宣講、安全科普、風險排查的重要方式,實現服務與治理關口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