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上饒實踐。持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生態產品價值高效轉化;全力促進旅游業提檔升級,高水平推動風景轉變成產業鏈、美麗轉化為生產力。
立秋時節的望仙谷游人如織,峭壁棧道蜿蜒于飛瀑流泉之間。山腳下的望仙村,村民吳啟福在自家飯館忙得不亦樂乎。他開心地告訴記者:“游客多,我的兩家飯館生意火爆,現正在籌備開第三家!”這火熱的場景,正是廣信區將美麗風景實實在在轉化為美麗經濟的生動縮影。
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廣信區緊扣“文化引領、產業融合、鄉村振興”這條主線,全力推動文旅產業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廣信模式”。該區全力打響“江西旅游 廣信度假”品牌,深入實施“全域全時全齡”旅游發展戰略,促進旅游業提檔升級,打造了望仙谷、尊橋鄉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文旅產業正從“軟實力”蛻變為鄉村振興的“硬支撐”。望仙谷景區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巖鋪老街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帶動當地民宿產業爆發式增長——僅望仙鄉一年民宿從幾十家增至483家,帶動就業5000余人,2025年上半年全鄉旅游綜合收入達2.3億元。今年該區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成為我省兩張“國字號”名片之一。
跨界融合的新業態不斷涌現。在尊橋鄉周塢村千畝茶園,“航線咖啡”成為年輕人打卡熱點,游客可邊品咖啡邊賞飛機掠過低矮茶山的獨特景致。該鄉創新“茶葉+咖啡+文旅”模式,將廢棄茶廠改造為茶文化體驗館,打造“松野茶咖”等網紅空間,帶動300多名村民銷售土特產、參與旅游服務,人均增收3萬余元,“家門口就業”成為現實。茶咖研學、炒制體驗等活動,讓傳統農業煥發新生機。
政策支撐體系持續發力。廣信區出臺《文旅產業招商工作方案》《加速發展“大旅游”實施方案》等政策,設立700萬元文旅專項資金,建立領導掛帥、專班推進機制。通過精準招商,去年引進5000萬元以上項目11個,總投資14.37億元;今年簽約文旅項目4個,總投資27.2億元。
品牌創建成效顯著。廣信區獲評江西省“風景獨好”旅游名縣。望仙谷成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正申報“世界旅游鄉村”、爭創國家5A級景區。華壇山樟澗民宿村晉升國家3A級景區。全區今年1-6月游客量達1539.99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47.2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9%和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