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總覺得理論宣講就是照本宣科,聽著犯困!剛才聽了文化導師講的《AI寫講稿》《互動小妙招》很受啟發。以后用這些新法子講醫保政策,老鄉們準愛聽!”日前,參加完廣信區理論宣講能力提升培訓班的基層干部黃芷姍興奮地對記者說。廣信區聚焦黨的創新理論和基層宣講需求,以“廣入人心” 基層理論宣講品牌為牽引,通過聚才成網、創新形式、全域傳播等舉措,讓理論宣講真正做到接地氣、潤民心。
聚才成網,筑牢理論宣講“人才基石”。把宣講隊伍建設作為源頭工程,建立“選、育、用”全鏈條機制,構建起以“紅色故事大家講”為核心,理論骨干、政法干部、衛健醫護、“三農”干部、教師模范等共同參與的“1+5+N”立體化宣講體系。同時,立足基層實際,孵化出靈山宣講團、老兵宣講團和廣信平安姐、廣信青年說等88支特色隊伍。目前,全區基層宣講師資庫達476人,年均開展宣講超千場,覆蓋群眾10萬余人次,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宣講網絡。
創新形式,打造走“新”入心宣講精品。深挖本土資源,建立“集體備課+實踐打磨”機制,組織專家對作品進行理論深度、故事感染力、情感共鳴度等維度的精準指導。宣講形式靈活多樣,運用方言俗語、小品、戲劇、脫口秀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理論接“天線”、民生接“地氣”。詼諧情景劇《反詐聯盟》巡演,將詐騙套路演成“身邊事”,帶動全區電詐警情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小品《行政服務小窗口 民生幸福大舞臺》走進12個鄉鎮,生動展現流程優化助力政務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的故事;脫口秀《衛健“春耕”計劃那些事兒》以幽默普及家庭醫生服務,惠及群眾30余萬人。
全域傳播,構建多維度宣講平臺。線下,“實戰”課堂設在田間地頭、社區廣場、企業車間。在煌固鎮種植基地,“三農”干部現場講政策,帶動發展葡萄、黃桃種植300余畝;組織隊伍赴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廣東惠州華羅庚中學等地交流,鍛造跨省文化紐帶;在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史專題學習中開展專場展示,進一步拓寬宣講輻射范圍、增強影響力。線上,“云端宣講”打破時空,精心錄制30余部兼具理論高度與實踐深度的微視頻,通過多媒體平臺刊播,實現宣講“隨時隨地”?!端湍阋欢湫〖t花》獲省“故事里的紅十字”宣講大賽二等獎,《我心中的大山》《“民”生蝶變 “宿”造未來》獲評全省優秀宣講微視頻,《外公的寶盒》榮獲全省“愛我國防”主題作品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