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為全市發展擘畫了新藍圖,“切實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被明確列為下半年重點工作之一,彰顯了市委以系統性思維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定力。城鄉空間布局不僅關乎城市形象與鄉村面貌,更是民生福祉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需要我們深刻把握優化城鄉空間布局的時代內涵,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實舉措,推動城鄉空間結構戰略性調整,讓城市更宜居、鄉村更美麗、發展更協調。
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切實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要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堅持規劃引領與建管并重,統籌規劃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推動形成組團式、網絡化的城市空間結構;要加快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精心培育創新生態,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園區,增強城市經濟輻射力和帶動力;要注重城市文化內涵的挖掘與提升,保護歷史文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積極培育文明新風尚,讓城市既有現代氣息,又具人文底蘊。
鄉村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基石。切實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要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嚴守耕地紅線,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先進農業技術,確保糧食穩產保供;要立足各地資源稟賦,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業態,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優質資源向農村延伸,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要注重人居環境改善與文化傳承保護并重,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留住鄉愁記憶,讓鄉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縣域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重要載體,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紐帶。切實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要增強縣域發展活力。要深入推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要立足各縣(市、區)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培育形成縣域特色主導產業,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要促進城鄉要素創新性配置,暢通人才、土地、資金等要素雙向流動通道,促進縣域城鄉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重構與升級;要建立健全縣域協同發展機制,促進產業互補、設施互通、資源共享,形成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縣域經濟新格局。
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是發展命題,也是民生考題,需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久久為功。讓我們以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精神為指引,強化規劃統籌、政策協同和要素保障,推動城市品質與鄉村魅力交相輝映,為加快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區域中心城市提供堅實支撐,書寫上饒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