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澆地靠天,現在擰開閥門就能灌溉,這‘幸福水’可算流到咱心坎里了!”近日,看著自家田地里汩汩流淌的清水,廣豐區大南鎮李家村村民李在漢臉上笑開了花。這一變化,源于鎮里今年實施的農田灌溉設施升級民生工程,徹底打通了困擾村民多年的灌溉“最后一公里”。
廣豐區大南鎮地處丘陵地帶,耕地多分布在坡地,過去灌溉設施陳舊,渠道淤塞、管道老化問題突出,“遠水引不來,近水用不上”成了制約農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每到灌溉季,村民要么肩挑手提,要么排隊等水,不僅費時費力,還常因水量不足影響收成。
今年年初,大南鎮里聯合水利和自然資源部門深入各村調研,制定了“修渠、鋪管、建池”三位一體的灌溉提升方案。通過爭取水利扶持資金、發動村民投工投勞,短短一個月就完成了灌溉主渠清淤、輸水管道鋪設和抽水泵建設,讓全鎮300多畝耕地實現了“旱能灌、澇能排”。
據了解,大南鎮還同步建立了灌溉設施管護機制,由村民代表組成管護隊,負責日常維護和用水調度,確?!敖ê靡惶帯⒐芎靡惶?、受益一處”。如今,行走在李家村的田間地頭,嶄新的管道縱橫交錯,清澈的渠水滋潤沃土,一幅“田成方、渠相連、水相通”的豐收圖景正徐徐展開。
“此次,我們總共實施了10個農田灌溉設施升級惠農民生項目,讓6個村居都受益,惠及上千名農戶。(周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