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誰,現在網格員經常上門,聯系卡就在手邊,感覺政府就在身邊。”萬年縣裴梅鎮富林村71歲的村民何明生的一句樸實話語,道出了該鎮網格化服務帶來的新變化。這張印有包保人員和警格員的姓名、聯系方式及E呼即辦熱線電話的小卡片,是該鎮深化網格服務的縮影。今年以來,該鎮通過科學織網、精準服務、快速響應,累計為群眾代辦事項75件,解決實際困難43件,有力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裴梅鎮立足實際,按照“地域相鄰、規模適度、便于管理”原則,將轄區重新劃分為50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1+N”服務團隊(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多名兼職網格員),確?!熬W中有格、格中有人、事在網辦”。為精準掌握民情,該鎮發動網格員和村“兩委”成員開展了大規模入戶走訪,歷時兩個月為全鎮6000余戶建立了翔實的“百姓檔案”,涵蓋人口、住房、就業、訴求等信息,并實施“紅黃綠”三色動態管理,精準識別重點戶與困難戶。同時,140余名鎮村組黨員干部下沉網格,結對聯戶,堅持“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每月至少一次深入農戶,做到“提名知事、提事知人、提人知情”,走訪情況納入“紅黃藍”三色管理并全鎮通報。
網格員們走村串戶,敏銳捕捉群眾急難愁盼。今年夏天,社區網格干部發現許多留守兒童暑假面臨無人看管等問題。信息上報后,該鎮黨委、政府迅速行動,高效組織首期“愛心暑托班”,50余名孩子接受了作業輔導、音樂教學和安全教育,解決了家長后顧之憂。同樣在走訪中,裴家村委會店上村村民反映缺乏公共洗衣設施。這一訴求被記錄在案,經鎮村兩級調研決策,計劃在河畔建設便民洗衣碼頭?!芭沃a頭早點建好,網格員是真把我們的難處聽進去了?!贝迕袢~木蘭充滿期待。
網格不僅是服務的前哨,更是化解矛盾、守護平安的屏障。網格員肩負信息采集、政策宣傳、矛盾調解、安全巡查、民生服務等6大類職責,嚴格執行“六必訪、六必到”工作標準。
從留守兒童的笑臉到洗衣碼頭的便利,再到化干戈為玉帛的和諧,裴梅鎮用精細的“小網格”,托起了基層治理的“大民生”。展望未來,該鎮將重點推行“上門服務四件套”(送救助、解困難、調糾紛、請活動)和“三辦機制”(立即辦、領著辦、代為辦),強化信息化建設與網格員激勵,讓這張精心編織的“網”,持續“網”住民心、傳遞溫暖,使“格”內服務真正“格”外溫暖,不斷織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橋”。(程和平 李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