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蔥】
2023年,我以一名在新疆種沙棘的“新農人”的身份,加入了“青馬工程”農村班,這是我這個“兵團人”難忘的經歷。
2009年7月,我大學畢業后選擇留在了兵團,與“西部計劃”志愿者一行七人來到170團報到。報到時,荒蕪的戈壁灘中矗立著一片平房,司機告訴我們,前面就是團部。一下車,大風刮起的石子打在臉上火辣辣地疼?!凹葋碇?,則安之”,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留了下來。
在隨后的工作中,我感受到170團土地貧瘠,生態環境脆弱。要想干出一些成績,必須付出成倍的汗水。在大家的努力下,沙棘林從無到有、從0畝增加到5萬畝,170團職工用了二十年的時間,書寫了一個沙棘的“逆襲故事”。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沙棘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品種不斷優化、加工轉化能力不斷提高,沙棘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從“一棵苗”長成“一條鏈”,成為輻射帶動團場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新的經濟增長點。昔日“風吹沙礫跑、滿地不長草”的戈壁荒灘,變成了“沙棘林成行、果實掛滿枝”的美麗團場。這不僅促進了職工群眾就業增收,而且讓曾經生態脆弱、產業薄弱、經濟軟弱的團場,走出一條生態治理、產業發展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獨特道路。
從22歲到38歲的16年,我把青春獻給了兵團。艱辛的沙棘路,讓我成長為一名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標兵,一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我知道,我的十六載,承載著一批又一批西部大漠追夢人的共同夢想,我肩負著“兵團人”的希望。
團場沙棘產業的發展,為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也成就了我。剛工作時,作為技術員、林業站副站長,我承接了沙棘苗木的扦插選育任務;后來擔任連隊黨支部書記,又參與沙棘原料企業需求對接工作,與職工社員們共同推動團場沙棘產業做大做強。我多年的成長,始終與沙棘緊緊相伴,艱辛,也甜蜜。
如今,絲路沙棘已成為全球沙棘原料最大的供應商。企業在大果沙棘新品種繁育、標準化種植園建設、機械化采收等科研領域都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參與絲路沙棘產業的167名種植戶的年均收入,從2019年的4.5萬元增長至2024年的14萬元,沙棘真正成為170團職工增收致富的“金豆子”。
2025年,“青馬工程”迎來了它的成人禮,“青馬工程”不僅是青年人的政治課堂,更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搖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展現自我、鍛煉自我、團結青年和影響青年的廣闊舞臺。于我而言,心中始終沒有動搖過扎根西部的初心、奉獻基層的決心。沙棘能夠在殘酷的氣候環境中頑強地生存繁衍,這種扎根的力量令人敬畏,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
在祖國西部,在“青馬工程”,我只是萬千一線工作者中的普通一員。還有很多優秀青年,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默默奉獻,用自己的青春力量書寫著精彩的人生?!暗轿鞑咳?、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中國青年不變的青春誓言。
(記者劉宇航、通訊員馬嘉儀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