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級人民法院代院長 陳 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中級人民法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其他列席會議同志提出意見。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年,全市法院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緊扣“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圍繞市委“建設制造強市、打造區域中心”工作部署,發揚勤不言苦、行不畏難的工作作風,忠誠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年來,全市法院受理各類案件105078件,審結97195件,人均結案數210.38件。市中院受理各類案件6864件,審結6367件。萬人起訴率140.93件/萬人,較全省均值低42.31件。最高法院設定的18項審判質量管理指標中,有7項位居全省前三,設有合理區間的14項指標中,有11項優于合理區間。5項工作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肯定,30個案例入選全國、全省法院典型案例,28篇學術文章和案例分析在全國、全省獲獎。廣信法院王婧同志榮獲“全國模范法官”稱號,鄱陽法院胡風云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記一等功,50個集體和個人獲市廳級以上榮譽表彰。
一、鑄牢忠誠之魂,政治引領把穩正確司法航向
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嚴格落實政法工作條例及省委實施細則,向市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12次,切實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持“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依法妥善辦結多個各界高度關注的重大敏感案件,穩妥推進一批涉眾金融案件退贓退賠工作,有力防范次生輿情和群體性、極端性案事件發生。
強化創新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制度,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政治輪訓,推行“碼上賦能”有聲學習平臺,舉辦青年思辯會、“培育司法良知”研討會等交流研討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教育引導廣大干警自覺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造黨性黨風黨紀實踐中心,建強黨建陣地,推動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開展“流動紅旗黨支部”“饒法先鋒”、審判業務骨干評選活動,抓實“四強黨支部”創建,2個黨支部獲評市直機關“四強黨支部”。推動黨建業務雙融雙促,2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黨建領航 饒法安商”入選市直機關黨建創新“十佳”案例。
二、夯實安全之基,依法履職助力平安上饒建設
營造安定祥和社會氛圍。審結刑事案件5953件。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審結涉黑惡案件6件。嚴懲危害社會治安犯罪,審結黃賭毒、盜搶騙、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等案件2452件,潘某勇搶劫案入選全國法院2024年度案例。審結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涉眾犯罪案件1022件,追贓挽損2.63億元,謝某浩詐騙案入選全國法院辦理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典型案例,市中院刑二庭獲評全省打擊治理洗錢違法犯罪成績突出集體。
力促政通人和法治環境。深入開展行政審判質效提升年專項行動,審結行政案件1331件,新收行政案件同比下降7.51%,上訴率下降18.93個百分點,調解率上升9.07個百分點,1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實質化解行政爭議典型案例。全面推行行政復議窗口入駐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更好發揮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主渠道作用。府院聯動訴前成功化解行政爭議84件,訴中成功化解296件,實現雙贏多贏共贏。
弘揚鄰睦家和鄉風民風。審結鄰里關系等糾紛143件,橫峰法院靠前指導化解鄰里糾紛的典型做法,被《人民日報》紙媒報道。審結婚姻家事糾紛9652件,調解撤訴7055件,橫峰法院岑陽法庭構建家事糾紛源頭治理“四治”模式,經驗入選新時代江西法院人民法庭建設案例選。深入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行動,滾動排查婚姻家事、鄰里關系等領域矛盾風險,嚴防“民轉刑”案件發生。
厚植雨潤風和成長沃土。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審結案件209件,對程某鋒等猥褻未成年學生的教職人員宣告終身禁業。堅持懲教并舉,審結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8件,封存犯罪記錄205人,回訪幫教57人次。建立未成年人法治關護站16個,法治副校長進校履職359次。萬年法院推出“法官姐姐”未成年人保護專線,“法官姐姐”左月獲評人民法院少年審判工作成績突出個人。
三、聚焦發展之需,挺膺擔當助推城市能級躍升
做優法治營商環境。妥善化解商事糾紛38245件,推動清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10.55億元,嚴懲侵犯企業和企業家權益犯罪62人,保障市場主體投資興業、健康發展。審結破產案件94件,盤活土地404.3畝,皓軒公司破產重整案入選全省法院十大破產典型案例,“破產一件事”改革入選全省法院服務保障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十大典型案事例。萬年法院創新產業鏈訴調對接機制,入選新時代“楓橋經驗”江西實踐先進典型。
做精知識產權審判。審結知識產權案件783件,依法對6名知識產權侵權人適用懲罰性賠償,讓“真創新”受到“嚴保護”,2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典型案例。審結涉數字文娛案件179件,助力上饒上榜2024年數字經濟百強市。攜手衢州、南平、黃山三地,建立“贛浙閩皖”四省邊際知識產權行政-司法協同保護機制,選聘15名知識產權技術調查官,有力推動知識產權審判業務高質量發展。
做細基層社會治理。發揮人民法庭面向基層優勢,與基層黨委政府聯合化解糾紛685件,訴前調解糾紛4340件,95.5%的法庭入選省法院“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對象,數量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一。持續深化“聯村法官+”工作機制,余干法院打造的“聯村法官+”平臺入選2024年度政法智能化建設創新案例。堅持“建”在點上、“議”在實處,發出司法建議46件,反饋率、采納率均達100%,其中10件入選全省法院優秀司法建議。
做強環資司法品牌。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84件,2個案例入選最高法院典型案例。對張某星、萬某勇等人破壞生態環境行為,同步追究刑事、民事責任,做到制裁與修復并重。與省法院、鉛山法院三級聯動,開展武夷山國家公園“驢友非法穿越問題”協同治理,向提供非法穿越導航路線的平臺企業發出司法建議,督促下架違法路線信息2200余條,經驗被最高法院推廣。突出環資審判宣教功能,弋陽法院探索“環資巡回審判+互聯網直播”普法模式,得到最高法院領導批示肯定。
四、堅守為民之心,如我在訴滿足群眾多元需求
回應關切暖民心。嚴格落實立案登記制,堅決糾治久調不立、拖延立案問題,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提供跨域立案、網上立案、電子送達、網上調解等線上服務22萬余次,12368熱線回應咨詢7858人次,實現訴訟服務“零距離”。堅持“有信必復”,對621件信訪案件依法辦理、及時回復。落實普法責任制,多平臺發布普法案例289個,《“捕魚人”變身“護漁人”》《祖孫之間的裂痕》等案例先后被央視報道。
強化保障惠民生。審結教育、就業、住房、醫療、養老等民生案件5219件,2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典型案例。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為1605名勞動者追回5051.17萬元“血汗錢”,玉山法院建立農民工欠薪多部門聯動快付機制,入選省總工會“法院+工會”創新案例。堅持應救盡救,向247名涉訴困難群眾發放救助款527萬元,1個案例入選全省法院司法救助典型案例。落實“勝訴退費”,退還勝訴方訴訟費4189.91萬元。
攻堅執行紓民困。執結首執案件27821件,執行到位65.9億元,個案到位率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前三。開展“終本清倉”專項行動,著力破解查人找物、財產處置難題,出清終本案件22148件。嚴懲失信、拒執行為,納入失信16167人次,移送涉拒執罪立案124件。開展執行案款“兩清理兩核查”,初步實現案款“動態清零”。信州法院持續用好“執行110”工作機制,連續兩年被《今日說法》報道。德興法院巧用交叉執行化解一例執行信訪積案,案例入選最高法院交叉執行典型案例。婺源法院探索建立執行員制度,被最高法院領導批示肯定。
案結事了解民憂。抓實矛盾糾紛實質化解,“案-件比”長期穩居全省前三。發揮調解便捷高效優勢,前端化解案件29376件,調解率長期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以“事了”為追求,一體推進糾紛化解和履行到位,源頭減少執行案件,新收首執案件同比下降12.28%。廣信、玉山法院退休法官退休不褪色,為糾紛化解注入“銀發調解力量”。鄱陽法院創新“訴前鑒定5+”模式,以鑒促調、以鑒促審,在全國法院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五、錨定成事之要,嚴管厚愛鍛造過硬法院鐵軍
持續加強案件監管。堅持把管住“案”作為管住“人”、治好“院”的落腳點,壓實院庭長審判監督職責,院庭長閱核案件44194件。加強審判態勢分析研判,召開數據會商會6次。用足用好案例庫、法答網等平臺,統一裁判尺度,4個問答入選全省法院精品問答。深度運用審判執行全流程監管平臺,強化辦案節點智能化管控,促進審判工作提質增效,經驗入選全省法院數字賦能審判質效提升優秀案例。
充分激勵擔當作為。減負不減責,完善三類人員績效考核辦法,明確正負面清單,統籌個人與整體,貫通考人與評案,既治理躺平,又消除內卷。舉辦“共享課堂”等各類培訓36場次,派員參訓567人次,選派8名干警到最高法院及上海、廣東等先進發達地區法院交流學習,2名干警到援疆一線歷練,能力素養顯著提高。落實“脫薄爭先”幫扶責任,助推薄弱法院審判質效不斷提升,隊伍面貌持續向好。
扎實推進正風肅紀。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一體抓實黨性黨風黨紀,引導廣大干警知所行止。認真開展作風整治提升專項行動和執法司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做深做實法院干警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后半篇文章”,推動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嚴格執行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有問必錄、應報盡報”已成自覺。對2個基層法院開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見人見事糾治問題,層層傳導壓力。
自覺接受各方監督。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依法向市人大常委會專題報告環資審判、營商環境工作,邀請人大代表視察法院、旁聽庭審、見證執行等585人次。主動向市政協通報工作,6個提案全部辦結、及時反饋,市中院獲評市政協提案先進承辦單位。支持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職,定期會商研判,促進“兩個責任”一體貫通落實。邀請檢察長列席審委會48次,辦理檢察建議98條,共護司法公正。依托贛法民意中心解決群眾訴求5643次,隨機抽取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2941件,讓司法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全市法院步履鏗鏘,一路朝前,每一步發展、每一項成績,都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都離不開市委的堅強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市政府、市政協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及各位代表長期以來的關心、理解和幫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與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相比,我們的工作還有一定差距:一是服務大局、助推治理的方法還不夠多元;二是涉訴信訪高位運行,群眾滿意度仍有較大提升空間;三是干警違紀違法問題仍有發生,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對此,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全市法院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圍繞“建設制造強市、打造區域中心”部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狠抓提質增效,做實定分止爭,努力以全市法院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上饒篇章。
一是堅持學在深處,永葆政治本色。牢牢把握人民法院政治機關屬性,始終把學習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放在首要位置,把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法院全部工作中,持續深化對黨的政策學習領會,切實以適配的司法政策、司法舉措和典型個案審理,確保黨中央決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落地見效。
二是堅持謀在要處,服務中心大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對法院的新要求,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有效內需等方面,持續優化司法政策供給,強化服務保障。全力支持綜治中心發揮矛盾預防化解功能,持續開展“化解矛盾風險、維護社會穩定”專項治理,著力防范化解各類矛盾風險,切實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
三是堅持干在實處,增進民生福祉。牢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持續優化訴訟服務體系,全面推廣“贛法通”平臺運用,部署開展涉訴信訪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以“如我在訴”的意識辦好每一起案件,以求極致的精神做實定分止爭,以公正的裁判引領社會法治意識養成,以“頭拱地”的氣力做好“有信必復”,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滿意度。
四是堅持闖在新處,推進改革創新。進一步完善行政案件集中管轄、異地管轄制度,實現依法公正裁判、監督行政與方便訴訟協調統一。深化審判權和執行權分離改革,充分保障當事人、檢察機關和社會公眾對執行工作的監督。扎實推進數字法院建設,對接做好全國法院“一張網”建設,打造精細化高、穿透力強的大審管體系,賦能審判工作提質增效。
五是堅持管在嚴處,錘煉過硬隊伍。一體推進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始終把“管人”這個根本落到“管案”這個關鍵處,做實司法懲戒和錯案責任追究,倒逼規范履職。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紀律教育機制,把“六大紀律”作為“辦案鐵規”落到實處。一刻不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零容忍態度懲治司法腐敗,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法院政治生態。
各位代表!風正勁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新的一年,我們將在市委領導、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下,認真落實本次大會決議,忠誠履職、篤行實干、勇毅前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上饒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