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興訊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德興市21萬余畝中稻陸續進入集中收割期,田野里,金色的稻浪隨風起伏,收割機轟鳴作響,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近日,筆者在德興市泗洲鎮華文農場王村田畈看到,一臺大型收割機正在稻田里靈活穿梭,伴隨著機械的轟鳴,飽滿的稻穗被整齊地卷入機器,迅速完成脫粒。金黃的稻谷暫存機艙,粉碎后的秸稈則從機尾均勻拋灑在田間,實現資源循環利用。不過十幾分鐘,收割機便駛向機耕道,將稻谷精準輸送至等候的三輪車上。隨后這些稻谷將被運往糧食烘干中心。
為了保障糧食安全,德興市堅持把穩定糧食生產作為重中之重,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為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該市大力推廣智能化育秧、無人機植保、精細化管理、機械化插秧和收割的農業機械化模式,有力地節約了糧食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引導種糧大戶種植產量高、米質優、抗病率強的優良水稻品種。在種糧的全過程中,德興市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主動靠前,為種糧戶提供必要的技術服務,為糧食穩產增收發揮了積極作用。
泗洲鎮華文農場負責人王德文向筆者介紹,農場依托現代化農業設施,已建成智能育秧中心和糧食烘干中心,同時配備了12臺收割機、8臺插秧機、3臺植保無人機、10臺打田機等全套農機設備,實現了水稻生產從育秧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機械化作業。“今年農場共種植了1000多畝水稻,其中中稻面積400多畝。從目前收割情況來看,中稻畝產可達1000斤左右,又是一個豐收年!”王德文的話語中滿是喜悅與自豪。
(邵德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