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方子健報道:近五年,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65.6%,民營經濟貢獻了83%的規上工業營業收入,33家企業上榜江西民營企業100強……一連串飄紅數據和一份份喜人捷報傳遞出上饒民營經濟量質齊升的積極信號。
近年來,我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堅定不移促進“兩個健康”,著力推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為強化思想政治引領,堅定企業發展信心,我市積極開展“民營企業家”宣傳月活動,在全社會營造“百般呵護企業、充分尊重企業家”的濃厚氛圍。市工商聯持續開展“井岡紅”理想信念教育,建成3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先后舉辦民營經濟人士有關培訓班60余期,培訓民營經濟人士6000余人次,開展宣講、講座等60余場次,引導全市民營經濟人士在困難和挑戰中保持發展定力、增強發展信心。
為優化營商環境,解決民營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我市全力打造“聆商·親清談”品牌,召集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商(協)會、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宣傳解讀政策,協調解決訴求;市工商聯與各縣(市、區)、功能區政府(管委會)、37家涉企市直部門單位建立溝通聯系合作機制,開發“上饒民企維權小程序”,形成覆蓋全市的維權服務網絡與工作體系;成立市非公企業糾紛訴調對接中心、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多元化解民營經濟領域糾紛。
持續開展“入企走訪連心”活動,將全市212名工商聯執委劃分為4個片區、15個小組,精準聯系13個工業園區商會和187個鄉鎮(街道)商會,全面掌握惠企政策落實、企業發展難題等情況,切實履行思想宣傳員、政策講解員、糾紛調解員、商會聯絡員的職責,主動為民營企業送政策、解難題、促發展。
為有效提升惠企服務質效,市工商聯與市稅務局創新推出“稅聯會企”服務品牌,市縣兩級聘請160名民營企業代表擔任稅費服務體驗師,為40個商(協)會配備專屬“稅務聯絡員”,全方位為民企提供優質涉稅服務;建立“政會金企”四方溝通機制,推動市縣兩級銀行與企業、商會精準對接,累計為915家企業及75個商會授信超118.84億元。
通過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我市積極引導民營經濟人士助力鄉村振興,踴躍投身公益慈善事業,共有750家民營企業和商會結對幫扶630個村組,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1.48億元,公益捐贈累計超7億元;結合“愛我上饒、當好主人翁”系列活動,開設《創業訪談》欄目,大力宣傳饒商典型,講好饒商故事;連續三年舉辦上饒民營企業100強發布會,以百強企業的榜樣力量帶動全市民營經濟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