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訊 9月12日,筆者走進廣信區清水鄉雙溪村的百香果種植基地,只見連綿的藤蔓爬滿棚架,金黃飽滿的果實綴滿枝頭,散發出陣陣果香,游客們一邊采摘一邊品嘗。近年來,清水鄉緊緊圍繞“一村一品”產業發展策略,大力發展以百香果為代表的特色水果種植,協同發展藍莓、楊梅、火龍果、桃子、草莓等多種果品,不僅盤活了閑置土地資源,也有效帶動了本地就業,助力農民增收。
據了解,該基地今年共種植百香果200畝,預計畝產可達3000斤,市場售價每斤20元至30元。采摘期從8月持續至11月,由于果品優質、銷路順暢,目前主要以線下采摘銷售為主,平均每日接待游客五六十人。雙溪村黨支部書記張忠三給筆者算了一筆“共富賬”:基地日常用工可達50余人,人均年增收超過5000元。此外,每年向280余戶村民發放土地流轉租金約16萬元,真正實現了“一地生多金”。
除了水果產業,清水鄉還持續拓展鄉村旅游新業態。網點打卡、農耕研學、鄉村民宿、特色農家樂等多元消費場景,正逐漸形成聚集效應,為鄉村發展注入持續動能。為發展壯大產業,鄉、村干部還時常邀請區直單位開展送政策、送技術下鄉活動。在水果采摘期,對接各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吸引更多游客觀光采摘,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