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是第26個“世界急救日”。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傷害常常突如其來。心臟驟停、異物卡喉、意外創傷。這些突發狀況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
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人數高達500萬。但是許多生命本該有機會被挽救,卻因為現場急救不及時而留下遺憾。今天的朝“問”健康,讓我們一起學習急救知識、破解常見的急救誤區,成為關鍵時刻的“生命守護者”。
心臟驟停該怎么辦?
心肺復蘇+體外除顫
心臟驟停,是最緊急的危險情況,醫生介紹,如果驟停超過4分鐘,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救治的成功率會大大降低,而急救車很難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生活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怎么做才能最快速地挽救生命呢?
對心臟驟停的患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和使用AED,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心肺復蘇,簡稱CPR,是一種緊急救護技術,用于當患者心跳呼吸突然停止時,通過人工方式(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為其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提供最低限度的血液和氧氣供應,以維持生命,直到恢復自主心跳和呼吸或醫療救援到來。
胸外按壓要點,將手掌根放在患者兩乳頭連線的中點,雙手十指相扣,上方手指翹起,手臂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壓。按壓深度5到6厘米,頻率為每分鐘100至120次。以30次胸外按壓加2次人工呼吸為一個循環,持續進行。
AED是“自動體外除顫器”的英文縮寫,它是一種能夠自動識別致命性心律失常、并給予電擊除顫的便攜式急救設備,專門用于搶救心臟驟停的病人。
心肺復蘇與體外除顫相結合,能大大提高生存率。
海姆立克急救法
醫師教您如何做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針對有意識的、窒息的成人和兒童的首選急救方法。對于不同人群需要采用正確的沖擊部位非常重要。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治醫師 于悅:首先站到被噎住的患者的身后,讓她兩腳分開,可以用一只腳插到她兩腳中間,有一個支撐,然后她稍微往前彎一下腰。左手握拳,空心拳,放到肚臍兒往上大概兩指左右的高度上,然后用的右手成一個掌心把拳頭包住,斜向上進行5次沖擊。如果發現這個患者已經有異物咯出,這個施救就是成功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對于特殊人群的施救,方法并不相同。對于1歲以下嬰兒,腹部沖擊法會嚴重損傷其肝臟,因此,應采用 “背部叩擊法” 和 “胸部沖擊法” 交替進行。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 陳志:對于小嬰兒來說我們用“三明治”的手法,把嬰兒抱起來,把他頭沖下,用大魚際拍擊他的兩個肩胛中間位置,一秒一次快速拍擊,一共拍5次,翻過來以后,再用兩個手指在兩乳頭連線下方這個位置進行5次沖擊式按壓,一秒一次,反復操作,直到異物沖出為止。
對于明顯懷孕或腹部肥胖無法環抱的患者,沖擊部位應從腹部上移至胸部,即胸部沖擊法,位置在胸骨下半部,手法相同。
規避急救誤區
專家教您這樣做
關于急救,民間有很多的土方法,這些方法都正確嗎? 一起來聽專家解讀。
“被毒蛇咬傷以后可以用嘴吸出它的毒液”這樣的做法對嗎?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 郭維:這個做法是不對的。對于施救者來說,也很危險。因為在口腔當中,有的時候不可避免會有一些傷口,在吸入這些毒素的時候,施救者也很容易讓毒素進入到自己血液循環里邊,他也中毒了。
“扭傷之后采取熱敷 傷口好得快”這種說法對嗎?
北京急救中心培訓中心主任 陳志:這個方法是不對的,如果熱敷的話,會加重血腫,造成局部的血液循環更加障礙,血腫更加明顯,不利于恢復。所以,在24小時之內都不能熱敷。可以拿幾塊冰或者是人造冰,但是要裹上毛巾,不能直接和皮膚相貼,然后在局部降溫,降溫的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過了20分鐘可以再來一次,可以持續1~10次左右,間斷進行,24小時到48小時之間可以觀察,然后48小時之后,如果局部還有紅腫,可以在醫療指導下進行局部的熱敷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