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上饒目前聚集了400多家光學企業、3萬多名產業工人,成為全國三大光學加工生產基地之一。
當我們回到“千億光谷”的故事原點,繞不開一家企業:鳳凰光學。今年,鳳凰光學迎來60歲“生日”。
從江光廠的艱辛創業,到鳳凰光學的展翅高飛,再到中電??档膽鹇灾亟M,鳳凰光學給上饒帶來的是一個產業的興起。
這場產業進化,是上饒“由光而興、聚光而強”的精彩蝶變,更成為上饒“建設制造強市、打造區域中心”的生動縮影。
一路向前:半個世紀的突圍
鳳凰光學,是上饒保存了60年的記憶與名片。
它曾在三線建設時期,內遷贛東北、扎根大茅山,于深山中點亮中國光學的“一束光”:造出風靡全國的205相機,連續五年捧回“金橋獎”,自主研發環幕攝影機,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用“磨鏡片般的執著”,讓“鳳凰”的名字始終閃耀在中國光學的版圖上。
它曾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起起伏伏,歷經四次創業、三次搬遷,從大茅山到上饒經開區,從三線工廠到中國光學行業先驅者,實現了市值從零到50億元的蛻變,鳳凰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鳳凰光學的“朋友圈”不斷擴大,闊步從中國走向世界。
它如今以新質生產力為槳繼續乘風破浪,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中國光學第一股、光學冷加工全球前三企業,今年上饒光學元器件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明年光學電子信息產業有望成為上饒第三個千億級產業,打造“中國光學城”的夢想逐步成為現實。
看見鳳凰光學的故事,是為看清上饒光學產業發展的來路,更為尋找未來光明的坦途。堅韌、執著、開拓,屬于60年老廠的精神,是在時代潮流中走得更遠的秘訣。
追光而進:老產業的新賽道
“站在60年的新起點,鳳凰光學最大的機遇是身處在大有可為的智能物聯新領域?!敝袊娍瓶偨浝碇?、中電??刀麻L、黨委書記陳宗年如是說。
光知世界、電啟未來。鳳凰光學未來將擁抱“智能物聯”的時代浪潮,著眼于智能光電——人工智能的底盤。
從光學到光電,60年歷史的上饒光學產業競逐新賽道,“老產業”煥發出 “新活力”。
近日,上饒經開區光電產業招商喜訊連連——5個優質項目簽約落戶,總投資達65億元,創下了光電產業單批次簽約投資額新高,推動光電產業集聚發展、提“質”向“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簽約的5個項目均為現有光學企業“裂變”而來的新項目,此前已多次在上饒經開區增資擴產。項目“一投再投”催生出的“葡萄串”效應,助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迎來更多機遇、拓寬更大空間。
近年來,上饒傳統光學產業轉型升級步履不停,在技術突破、產能擴張、產業鏈完善等多個維度“開花結果”,已形成以鳳凰光學為龍頭引領,以超聯光電、高佳光電等骨干企業為核心,在全國較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打通了以光學玻璃、光學鏡片、光學結構件為上游,以光學鏡頭為中游,以攝像頭為下游的完整光學冷加工產業鏈,正向“光機電一體化”方向進軍。
雙向奔赴:“鏈鏈”不忘的回響
一個產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一個地方要興旺發達,離不開生產要素的高效配置。
讓精細化的產業鏈服務,把企業“招得進、養得大、留得住”;用專業化的產業鏈服務平臺,推動高標準產業“協同創新”。
這一發展思路,在上饒助力光學產業升級飛躍的實踐中得到驗證。
面對中小企業檢測設備投入不足、研發人才短缺、外地送檢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上饒經開區投資打造了國內首家光學鏡頭鏡片檢驗中心——江西省光學檢驗中心,通過其光學設計、研發和檢測的安商服務平臺,人才和項目的“雙招雙引”平臺,助力上饒光學產業轉型升級。
“得益于從光學設計、精密制造到精密檢測的全鏈條服務,我們的產品才能順利從研發線走向生產線,我們也更有信心投身到AR、VR這些新興賽道中?!苯鞯鲁晒怆娂夹g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2024年,江西省光學檢驗中心與上海語荻光電成立超精密加工聯合實驗室,該中心建成高標準實驗室之后,上海語荻光電產品的檢測效率提高了40%以上。
“無論是現場辦公解決難題,還是重組改制大力支持,上饒 ‘雪中送炭’式的呵護,是‘鳳凰’成長最堅實的后盾。” 陳宗年的一番話道出了不少在饒企業家的心聲。
“百般呵護企業、充分尊重企業家”,上饒聚焦產業生態“建圈”、圍繞重點產業“強鏈”,努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讓各類企業自由呼吸、充分發展。
作為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上饒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動力十足:目前累計培育1家千億級企業、8家百億級企業、14 家上市公司,光伏新能源、銅基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等特色產業的能級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