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喬業瓊)據中疾控微信公眾號消息,當“我覺得活著沒有意思”這句話被輕輕說出口,它可能不是冷冰冰的抱怨,而是正在你旁邊、努力把呼吸調成正常頻率的求救。很多輕生的人曾經都說過這句話,如果大家能夠及時察覺,說不準就能挽救身邊人的生命。
為了呼吁更多人意識到并關注自殺這種威脅全球的嚴峻公共健康問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于2003年將每年9月10日設立為世界自殺預防日。2024-2026年世界自殺預防日的主題為“改變自殺敘事”,旨在鼓勵個人、社區、機構和政府將對自殺的沉默、污名和誤解轉化為開放、同理心和支持。
有自殺傾向的人最需要:
理解與支持。過去,人們往往對“心理疾病”視而不見或避而遠之,仿佛它是很可怕的東西。其實,它不過是情緒得了感冒,需要一張紙巾、一杯熱水。當你大大方方談論情緒,旁邊的人也會如遇知音地說:“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比鐣睦斫馀c支持對自殺預防至關重要,需要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鼓勵人們勇敢表達自己的情感與困擾,創造心靈修復的支持性環境。
開放態度。提高社會對自殺問題和心理健康的認識,減少對心理疾病的偏見和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創造一個更開放的環境,讓有需要的人更容易尋求幫助。
健康教育。開展生命全周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讓更多人了解如何識別心理健康問題,并理解尋求幫助的重要性,增強應對能力并減少羞恥感。
支持網絡。家庭和朋友要積極關心周圍人的心理狀態,傾聽他們的煩惱,提供情感支持。學校、單位和社區應建立心理咨詢服務,提供便利的心理支持。
專業幫助。求助不是示弱,是勇敢。在通過自己的努力與嘗試仍無法緩解心理問題的情況下,應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和治療,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危機干預等都能幫助患者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有效減少自殺的方法:
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不是診療室里的產物,它就藏在你一朝一夕的日常瞬間,保持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培養興趣愛好、積極社交都能改善心理狀態。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降低自殺風險。
規律作息。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建議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
均衡飲食。攝入豐富的營養,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D和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魚類、堅果、綠葉蔬菜等。
定期運動。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
積極社交。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系,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參加興趣小組、志愿者活動等。
學習技能。面對壓力時,學習一些應對策略,如放松訓練、時間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