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訊 信州區西市街道羽泉社區將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貫穿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的主線,以打造有序、有為、有感的“三有”網格為目標,依托精準化檔案體系,將“靜態數據”轉化為“動態服務”,通過“急事速辦、難事專辦、特事特辦”機制,讓網格服務更高效、更暖心。
針對傳統家庭檔案信息碎片化、更新滯后的問題,該社區創新推行“總表+分表”動態管理模式,為網格治理筑牢數據根基。以戶為單位建立家庭總表,系統匯總戶籍、住房性質、車輛登記等基礎信息,形成家庭“基本畫像”;為每位家庭成員單獨建立分表,動態更新職業、健康狀況、服務需求等個性化內容。如獨居老人檔案標注“需每周定期探訪”,育齡婦女檔案備注“生育政策宣傳重點對象”,實現“一戶一檔、一人一策”的精準管理。
居民張先生家中突發漏水,多次聯系樓上住戶無果后向社區求助。網格員通過家庭檔案快速調取樓上業主的雙聯系方式,及時聯系長期在外的業主返家維修,避免損失擴大。“多虧給社區留了備用聯系方式。”張先生的稱贊,道出了網格檔案在應急服務中的關鍵作用。居民吳某是“4050”就業困難人員,網格檔案中明確標注“具備電工技能,失業6個月”。網格員結合檔案信息與轄區企業需求清單,精準推薦其入職雨龍超市。今年以來,該社區通過檔案匹配已為12位居民推薦崗位,幫助3人成功就業,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
網格員還為獨居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人一檔”,詳細記錄生活照料需求、慢性病用藥清單等信息,并每周定期上門探望,代買生活用品、協助就醫取藥,用細致服務讓老人安享晚年?!八麄儽扔H人還貼心!”老人的感言是對網格溫度的生動詮釋。
下一步,該社區將持續深化“網格檔案+服務”模式,拓展網格檔案在政策宣傳、矛盾調解、應急響應等工作方面的應用,推動數據資源與網格服務深度融合。通過精準發力推進“有序網格”建設,讓精細化治理的成效真正轉化為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社區治理更有溫度、更具效能。(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