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笑什么?這是我自我審視段子是否好笑時,最愛問的一句話。創作者最容易陷入的誤區是自我感覺良好,誤以為某個橋段一定很好笑。不幸的是,臺下觀眾很可能在想:難道只有我覺得不好笑嗎?我發現,解答“觀眾在笑什么”這個問題,某種程度上也是在回應一個更本質的問題:年輕人為什么愛看脫口秀?
首要的原因就是好笑。觀眾是來聽樂子的,而不是來接受陌生人的“教育”。作為一名大學脫口秀社團的團長,我的觀眾大多數是年輕人,有些是忙碌了一周的“打工人”,有的是剛趕完作業的大學生。我的任務,是給他們創造一個足夠安全的情感釋放空間,在這個場域里通過笑聲化解日常壓力和焦慮,哪怕只是提供一個逃避現實煩擾的臨時“桃花源”。
在好笑的基礎上,脫口秀也讓觀眾潛藏的表達欲得以寄托和安放?,F代社會缺少可以隨意釋放表達欲的地方,但表達的本能驅使人們在網絡空間和其他公開場合尋找表達工具。比如,不少人看過熱點新聞后,會專門點進評論區,翻到清晰說出自己心聲的評論,點個贊后滿意離開。某種意義上,脫口秀也是在扮演這樣一個表達工具的角色。
很多時候,觀眾可能只是注意到了某個社會現象,或是內心有些未成形的感受或見解。而當脫口秀演員公開將這些問題講出來,并通過藝術創作進行解構時,就會產生“嘴替”的效果。我注意到,對觀眾而言,如果演員表達的內容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充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所思所想,即使他的技巧不夠純熟、內容沒那么幽默,觀眾也會表現出較高的包容度,并贊揚他的文本結構、內容深度等。
目前,脫口秀行業正處于“一超多強”的市場格局,即線上脫口秀節目為超級市場,線下商演、專場、知名開放麥多點發展。如今,周末約三五好友去聽專場、開放麥等,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鮮明的社交屬性和情緒價值,是這種文化消費吸引無數年輕人的重要原因。
相較于社會上由俱樂部主導的演出,大學校園的脫口秀則呈現出一些不一樣的特點。校園脫口秀的主要觀眾和演員都是學生群體,其最有意思的特點,就是觀眾與演員之間并不存在明顯的邊界。上學期,我們學校社團舉辦的一場脫口秀中,有一環節就是觀眾代表吐槽演員表演。學生演員初出茅廬,難免在表達技巧上有些青澀。這個吐槽環節,往往能制造出遠大于不成熟文稿的笑料。
校園開放麥的這種魅力,折射出脫口秀演出的另一個核心吸引力——人們對真實性的渴望。這樣的“真實”絕不是節目中包裝出的人設,而是脫口秀演員對自身陰暗面、脆弱性的展示和剖析。那些此前未被公開言說的人性復雜面,那些演員的不夠完美之處,經由脫口秀演員的自嘲,以及同觀眾的互動呈現出來,也會因真實性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
“笑一下,比什么都管用?!痹诜泵Φ亩际猩钪?脫口秀獨具特色的幽默感,既有利于年輕人在開懷大笑中釋放壓力和焦慮,也能以“我口說我心”的方式剖析日常瑣事和社會現象,引發年輕人的互動、反思和共鳴,這正是年輕人愛看脫口秀的原因。
黃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