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田間地頭。然而,從顆粒歸倉到成為合格的商品糧,中間還有一道至關重要的環節——糧食烘干。長期以來,“看天曬糧”的傳統模式不僅效率低下,還時常導致糧食因霉變、發芽等而產生巨大損失。近年來,鄱陽縣大力發展智能化、規?;娓杉夹g,糧食烘干機作為一種先進的農業機械裝備,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保障糧食安全筑起了堅實的“第一道防線”。
在響水灘鄉華旺烘干廠,全自動烘干設備馬力全開,農戶的再生稻直接從田頭進入烘干機,確保顆粒歸倉。據烘干廠負責人介紹,當前糧食烘干機已經從過去的柴油設備升級為綠色清潔的電能設備,不僅提高了烘干效率,還大幅降低了運行成本。
眼下正值夏糧入庫時節,種糧大戶如果利用人工曬谷,僅依靠自身勞力既難以保障稻谷翻曬用工,又難以保障稻谷翻曬質量。一直以來,“有天無地曬、有地無天曬”的問題困擾著糧農,而糧食烘干機正好破解了這一難題,糧農可以把收割好的濕稻谷直接賣給烘干廠。
“這幾天,我們每天大概收500噸稻谷?!臂蛾柨h響水灘鄉華旺烘干廠負責人張萬華介紹,“天氣不好的時候,我們可以急速烘干,保證糧食不霉變,不發熱,確保糧食安全,我們全年烘量12000噸左右?!?/p>
近年來,鄱陽縣高度重視糧食產地烘干能力建設,出臺補貼政策,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購置烘干設備,建設區域性烘干中心,糧食烘干技術朝著智能化、規?;⒕G色化的方向發展。目前,全縣40多家糧食烘干工廠烘干稻谷容量達200000噸,在糧食生產中助力了糧食安全,做到了稻谷即收即烘,確保了稻谷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