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訊 芝麻豐收,農民心里樂開了花。眼下正是秋收時節,在余干縣三塘鄉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近年來,當地黨員干部帶頭深入一線,幫著農民搶收莊稼,真正把“助農秋收”落到了行動上。
8月26日,筆者在三塘鄉蔡垅村的芝麻種植基地里看到,十幾位村民正彎腰收割芝麻。他們手拿鐮刀,走進齊腰高的芝麻地,一刀割下去,清香的芝麻稈便整整齊齊地倒在一旁。有人負責捆扎,有人忙著搭架晾曬,大家分工協作,干得熱火朝天。
72歲的吳愛連老人是村里的留守老人,家里種了兩畝芝麻。眼看著芝麻一天天成熟,她正發愁怎么收割。村委會了解情況后,馬上組織黨員志愿者上門幫忙。最后一捆芝麻搬進院子時,老人拉著志愿者的手,連聲道謝:“多虧你們幫忙,我心里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
朱國發是鄉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這些天,他和不少黨員干部一樣,天天往地里跑。他說:“我們幫的不只是農活,更是想把溫暖送到群眾心里??吹嚼先思也辉侔l愁,糧食都收回家了,我們就覺得值?!?/p>
蔡垅村今年種了100多畝芝麻,成了村民的“希望田”。吳愛連給我們算了一筆賬:“今年芝麻長得好,一畝能收190斤。光賣芝麻葉也能賺些錢,算下來一畝地能掙1900塊錢,比往年強多了!”
沾渡村的涂來享捧著自己地里的芝麻莢,笑得合不攏嘴:“今年芝麻大豐收,一畝差不多能收120斤,一斤賣十塊錢。再加上芝麻葉,一畝地穩穩收入1200塊!”他說,種芝麻既省事又來錢,越來越有奔頭。
芝麻收割之后,要經過晾曬、脫粒等工序。本地香油廠會直接上門收購,不愁銷路。村民告訴我們,生芝麻一斤能賣到十塊錢,兩斤半芝麻就能榨出一斤油,一斤油能賣25元,真正讓農戶得了實惠。
除了芝麻,三塘鄉不少村民還利用閑置地種起了黃豆、綠豆、花生、紅薯和玉米等經濟作物。這幾年,鄉里積極引導大家調整種植結構,依托肥沃的土壤和適宜的氣候,發展特色種植。如今,越來越多農戶靠著這些小作物,腰包越來越鼓,日子也“節節高”了。
(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