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訊 “上午到門球中心打門球,下午到活動中心練柔力球,舒活筋骨、身心舒暢,日子過得可充實了!”近日,78歲的體育愛好者王梅花開心地告訴筆者。王梅花的晚年生活狀況,是婺源縣老年人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縣為“健康婺源”筑牢堅實堡壘,讓每位老年人樂享“夕陽紅”,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老年人體育事業要“活起來”,關鍵在組織、在陣地。婺源縣全面構建覆蓋縣、鄉、村(社區)三級的老年體協服務網絡,織密老年體育“服務網”。目前,全縣17個鄉(鎮、街道)均建立老年體協、老年體育科學學會和老年體育輔導站;172個行政村、44個社區成立了老年體協分會、老年體育科學學會分會和老年體育輔導組?!耙郧按蜷T球得看天氣,現在有了室內場館,刮風下雨也不耽誤。”市民張玉琴的一席話,道出了滿滿的幸福感。婺源投資700萬元建設了一流的門球中心、投資一億余元打造了設施齊全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如今,婺源各地均新建或完善了老年人文體活動中心,場館建設為城鄉老年人開展健身活動創造了優越條件。
“加油!最后一球定勝負?!苯衲?月,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比賽門球項目(混合五人制C組)預賽在婺源門球中心舉行。來自全國的近200名門球精英,在這片賽場上揮灑汗水,展現風采,為榮譽而戰。婺源縣以門球為“龍頭”,打造“一項目一品牌”賽事矩陣。以門球、地擲球賽事為抓手,推動各項健身活動有序開展。除了常態化舉行門球、地擲球賽,還經常性舉辦指彈球、乒乓球、臺球、飛鏢、兜球、陸地冰壺等賽事活動,做到“年年有計劃、月月有安排、日日有活動”,體育氛圍濃厚、欣欣向榮。
除了承辦全國各類門球大賽,該縣還承辦了“全國擲球進社區”“全國老健會乒乓球交流”“中國柔力球公開賽(婺源站)”“全國指彈球運動會”等30余項國家級、省級賽事活動。門球、地擲球、柔力球、太極拳等40多項體育健身活動遍地開花,日均參與健身的老年人超5000人次,“運動養老”成了婺源老年群體的新時尚。
“以前只會打基礎門球,經過國家級裁判培訓,現在能帶隊參加省級比賽了。”談起近兩年取得的一技之長,婺源縣門球協會教練李師傅一臉自豪。婺源縣以“培訓+科普”為雙輪,培育了一支專業過硬、覆蓋廣泛的骨干隊伍。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提升技能。目前,全縣有國家級門球裁判員7人、一級門球裁判員121人,國家一級地擲球裁判員43人和國家一級柔力球教練員(裁判員)26人,成了賽事組織和基層指導的“主力軍”。同時,構建“示范引領”長效機制。婺源縣老年人體育協會設輔導總站一個,下設單項協會46個,全縣17個鄉(鎮、街道)均成立輔導站。與此同時,發展縣城晨練輔導點29個、夜間健身活動點28個,創建示范村(社區)20多個。此外,推行“老干部、老教師、老醫師”擔任科普宣傳員模式,將健身技能與健康知識相結合,年均開展健身科普活動50多場,惠及老年群體超2萬人次。
(呂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