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上饒經開區各地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一體推進學查改,讓群眾和企業切實感受到作風建設帶來的新變化。
01圍著企業轉,優服務、解難題、助發展
企業服務減負增效。區經發局統籌發改、工信、科技、統計、大數據等部門,通過企業創新平臺庫、項目培育庫實現數據共享,解決部門扎堆調研、企業多頭填報數據的問題;區安商辦推行紅黃綠企業“三色管理”,該機制實施后,紅色企業交叉檢查頻次降低了60%,綠色企業行政干擾減少了80%,解決企業問題訴求約300件。
園區運營提質升級。上饒創投集團以作風建設為引領,優化園區管理與招商引企,一方面結合實際對產業園功能分區科學排布,建立國有資產動態監管平臺,提高產業園物業管理和運營水平;另一方面,依托園區載體優勢,服務保障優質項目落地,同步優化產業生態,盤活思瑞達1號廣場3.2萬平方米用于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為企業發展筑起“暖巢”。
招商流程優化創新。區投促局以“刀刃向內”的改革精神破解招商審批痛點,優化項目入園流程,通過明確入園標準、設立預審機制、推行集中聯審聯批等舉措,切實提高項目引進質量和落地效率。今年以來,鐵航科技、晶科電力儲能電站、神暢醫療、帝科電子材料、西安千帆翼等一批優強項目接連落地,以招商“加速度”彰顯作風建設“真成效”。
02順著民心辦,干實事、暖人心、見實效
難點堵點高效破解。區自然資源局將學習教育與解決群眾需求相結合,著力維護群眾利益。今年5月,針對某住宅小區業主集中辦理購房補貼的迫切需求,不動產登記中心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受理”并協調稅務部門順利核稅,保障群眾及時足額收到購房補貼,充分彰顯為民服務的效率與溫度。
民生實事加速推進。董團鄉對接和濟水務公司啟動13個零星自然村自來水全覆蓋工程,完工后區內農村供水普及率不低于98%。傍羅辦事處結合“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干部”活動,開展“開門教育”問卷調查400余人次,實施道路硬化、困難幫扶等民生實事項目15項。興園街道依托“好商量”“為民辦實事”等平臺,征集并推進民生實事項目20件,完成板橋村水塘排污整修、羅家畈河流修橋等民生實事12件,惠及居民群眾1900戶8000余人。
社會服務精細入微。區政務服務中心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423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流程再造,平均辦理時限壓縮27%,申報材料減少107項,從“能辦、好辦”向“快辦、智辦”躍升。區社發局引入專業化“安全管家”幫扶重點企業,扎實開展九小場所安全隱患整改,為轄區筑牢安全屏障。區住建局加大“E呼即辦”處理調節力度,建立分級分類機制,明確各環節時限要求,上半年共處理“E呼即辦”群眾訴求4075件,全力營造和諧平安的發展環境。
03盯著作風抓,強擔當、提效能、出真章
涵養新風正氣。區財政金融局推進黨建和業務相融合,深入開展財政領域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區黨政辦舉辦全區“贛餐碼”推廣應用專題培訓,從“舌尖上”樹新風;招才引資集團對公務支出建立“事前報備-事中抽查-事后審計”機制,堵住監管盲區漏洞。
擰緊紀律發條。區紀工委緊盯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和重要時間節點,通過廉政黨課、發放《致全區黨員干部的一封信》等方式,提醒廣大黨員干部切實筑牢思想防線。同時,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一體推進“三不腐”。
激發隊伍活力。區黨群工作部牽頭梳理整合現有考核事項,建立綜合考核體系,推動區直部門及鄉辦大幅精簡考核指標,讓干事者輕裝奔跑。突出實干實績導向,以綜合考核為杠桿,調動干部爭先創優積極性,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在開發區落地見效。(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