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豐訊 “以前總擔心多個部門輪番檢查,現在有了這個平臺,執法檢查變得透明有序,我們能更安心搞生產了?!睆V豐區一家電子企業負責人李經理的感慨,道出了當地企業對涉企執法服務監督平臺的認可。
這正是廣豐區以數字化手段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縮影——通過構建覆蓋全面、自主運行、全程監督的涉企執法服務監督平臺,靶向破解隨意執法、重復執法、多頭執法等難題,為企業營造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廉潔高效的法治化發展土壤。
該區堅持系統思維,以“一體統籌”推動執法設計系統化。當地打造涉企執法服務監督掌上數字平臺,整合執法審批、執法合并、企業合并、執法服務、法律服務等功能模塊,明確所有執法部門必須依托平臺開展檢查,讓執法計劃可查、任務可溯、過程可控、責任可究。在此基礎上,建立涉企行政檢查計劃管理制度,每月對各部門檢查計劃綜合研判、會商協調,精簡交叉重復的不必要檢查。同時按照“能合盡合、能聯盡聯”原則,制定涉企執法檢查權責清單和部門聯查事項清單,動態調整內容,清晰界定“誰來查、查什么、怎么查”,真正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從源頭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為讓執法程序更透明,廣豐區創新推出“一碼賦能”機制。根據“一企一碼”原則為企業生成“入企通行碼”,并實行“執法人員不掃碼,企業有權拒檢查”的管理模式。執法人員入企前,需掃描企業“入企通行碼”進入平臺申請備案,明確執法類型、事項、人員等信息,待審批通過后方可開展檢查。檢查過程中,企業通過平臺或掃碼就能查看執法主體、事項、標準及審批情況,對執法內容一目了然。檢查結束后,執法部門將結果上傳平臺公示,企業可通過平臺或掃碼對執法行為、廉潔履職等情況評價反饋,平臺自動生成執法軌跡“電子檔案”,讓每一次執法都曬在陽光下。
在執法監管規范化上,該區堅持“一嚴到底”。廣豐區司法局建立跟蹤監管機制,通過平臺側檢查數據分析、執法側案件來源比對、企業側問題建議征集等方式,全方位排查不規范檢查線索,對出現執法不規范的單位及時發紅黃牌提醒、督促整改。同時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實施分級分類監管,在監管方式、頻次、抽查比例等方面差異化施策:對守法經營、信用良好的企業降低檢查頻次,為誠信企業“減負松綁”;對投訴舉報多、經營異常的高風險企業加大檢查力度,提高監管精準度。此外,該區司法局聯合區紀委、法院、檢察院等單位,建立線索銜接、查證協助、案情互通、問題督辦的常態化協作機制,一旦發現執法人員存在違法行為,第一時間立案調查、追究問責,以嚴明紀律保障執法公正。(舒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