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慶杰報道:在城市版圖中,作為新就業群體的外賣員,如同一個個活躍的“神經末梢”,串聯起城市的煙火日常。近年來,鉛山縣充分發揮“外賣騎手”線路熟、流動快、聯系廣等特點,引導“外賣騎手”變身“移動網格員”和“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鮮血液”。
今年40歲的黃清永是鉛山縣城區的一名外賣員,從去年開始,作為外賣騎手的他,多了兩個新身份——“移動網格員”和“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一年多來,因著這兩個新身份,讓他有機會把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及時上報處理,以此參與到基層社會治理中來。
在發現鉛山縣書院大橋的路燈出現傾斜,可能存在安全隱患后,作為“移動網格員”的黃清永,立即通過手機上的“上饒公眾”APP反饋了該問題。第二天,當他再次經過書院大橋時,發現傾斜的路燈已被順利拆除。
截至目前,鉛山縣已選聘20名外賣騎手擔任“移動網格員”和“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讓他們主動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為進一步調動外賣騎手的積極性,鉛山縣還建立了積分激勵制度,外賣騎手可根據上報的問題線索獲得積分,再憑積分兌換獎勵金額。目前騎手們累計發現并上報的有效問題線索達300余條,發放獎勵金額超過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