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市政道路上,紅色的消火栓雖看似不起眼,卻是火災應急時至關重要的“救命水”源頭。如今,它們在上饒經開區有了新變化。
日前,記者在上饒經開區主干道看到,環衛工人劉師傅推著水車停在消火栓旁,掏出IC卡輕觸頂端的智能帽,便輕松完成“刷卡取水”。這一過程不僅操作便捷,其內置的預付費機制更讓用水計量、費用結算全程透明,有效提升了水資源利用效率。
“這批智能消火栓自今年1月啟動改造,目前千余臺已全部投入使用?!鄙橡埡蜐畡沼盟榭曝撠熑撕槁陡嬖V記者,此次改造先全面更換轄區內損壞的舊消火栓,再為所有新舊消火栓統一加裝智能帽,同步在市政主干道新增近60臺智能取水栓。這不僅能規范綠化、環衛等民生用水,更能通過智能監測保障管網安全,是完善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舉措。
新投用的智能消火栓功能明確、分工清晰。穿“藍衣”的智能取水栓沿主干道布設,其智能帽具備身份識別功能——授權人員可通過刷IC卡取水,后續還將開通手機掃碼功能;未授權操作時系統會自動觸發預警,從源頭遏制私接偷用等無序取水現象。著“紅衣”的智能防撞型消火栓則承擔管網監測職責,不僅抗碰撞性能強,更內置壓力傳感器,一旦檢測到管網壓力異常,會即時上傳數據至管理平臺,為預防爆管、保障供水穩定提供數據支撐。
劉師傅感慨地說:“以前接水可愁人了,舊消火栓閥門經常銹死、漏水,有時候擰半小時都打不開,水灑得滿地都是?,F在好了,刷卡就出水,水量穩定還不漏水,一上午能多清潔兩個路段,效率提高了不少。”
小小的消火栓改造,蘊含著上饒經開區在民生實事上的“大用心”。近年來,該區始終從群眾急難愁盼處著手,在提升公共空間功能、保障基礎民生供給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從“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洪露說:“小區用水與消防保障至關重要。目前,我們已在30多個小區安裝了防撞型消火栓,結合此次改造,逐步推進小區全覆蓋。計劃年底前新增80臺,覆蓋新建及人口密集的老舊小區,延續智能監測等功能?!?/p>
和濟水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持續推進管理系統升級,實現手機遠程開鎖、實時監控功能,接入智慧水務平臺。屆時,通過平臺就能隨時查看每個消火栓的取水記錄、管網壓力,真正讓城市供水既安全又智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