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14歲的小雨(化名)在體檢時查出脊柱側彎。事實上,她肩膀一高一低的情況由來已久,如今脊柱已呈明顯的“C”形彎曲。她的父母忙于工作一直沒在意,此時才驚覺問題嚴重,追悔莫及。
這并非個例。數據顯示,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總體患病率已達2.4%~5.7%。脊柱側彎并非簡單的姿態不良。當脊柱在三維空間發生側方彎曲即構成脊柱側彎,這種畸形不僅表現為脊柱側向彎曲,還往往伴隨椎體旋轉和生理曲度改變,形成“C”形或“S”形曲線。其危害遠超想象:它會導致肩背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傾斜等體態問題;擠壓心肺和肝臟,影響呼吸功能和消化系統,更可怕的是對青少年心理的摧殘,許多患者出現自卑、內向甚至發展為抑郁。
為什么現在的孩子脊柱側彎如此高發?一個重要原因被長期忽視——運動不足。生活方式改變讓孩子的活動量急劇減少。國民體質監測顯示,孩子們的運動能力在下降,而超重和肥胖比例明顯增加,這些變化直接影響脊柱健康。核心肌群力量薄弱是脊柱側彎的關鍵誘因。當維持脊柱穩定的深層肌肉缺乏足夠鍛煉,脊柱就像失去支柱的帳篷,容易變形移位,而運動不足還導致柔韌性下降,使脊柱失去應有的活動空間和代償能力。
現在很多孩子運動金字塔失衡。理想的運動結構應如金字塔,底層是日?;顒尤缱呗?、爬樓梯,中層是有氧運動如跑步、游泳,上層是柔韌力量訓練如瑜伽、攀爬。但現在許多孩子的運動金字塔完全顛倒,塔尖的“無運動”(看電視、玩電腦)成了主體。因此,針對脊柱側彎的預防和改善,運動處方至關重要。
根據脊柱側彎特點,運動選擇有明確原則:
優先選擇對稱性運動: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雙下肢對稱運動,能均衡發展兩側肌肉。特別是游泳,當身體在水中處于近乎失重狀態時,脊柱壓力最小,不同泳姿能全面鍛煉背部肌肉。
推薦身心運動:八段錦、太極拳等傳統身心運動能改善側彎脊柱及相關肌肉的柔韌性,幫助改善呼吸功能。
避免危險動作:負重運動(舉重、籃球、跳高等)會加大脊柱壓力;旋轉類運動(乒乓球、網球、羽毛球等)可能加重畸形。
針對性強化訓練:伸展運動,重點拉伸頭背深層肌、胸腹肌和體側肌;肌肉強化,通過臀橋、平板支撐等動作增強核心穩定性;姿勢訓練,靠墻站立改善體態。
早期輕度的脊柱側彎往往難以察覺,許多孩子是在洗澡時被發現背部隆起,或走路時軀干歪斜、雙肩不等高。等到明顯癥狀出現時,脊柱可能已經嚴重變形。家長可采用分級觀察法進行初步判斷。雙肩不等高:一側肩膀明顯高于另一側;肩胛骨不對稱:一側肩胛骨突出或位置偏高;骨盆傾斜:腰部曲線不對稱,褲腰線歪斜;軀干偏移:身體整體向一側傾斜;頭頸位置異常:頭部不在骨盆正中線上。
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青少年骨骼發育期是矯正關鍵窗口,在青春期的前一年至后兩年期間,脊柱側彎進展最快(每月可能增加1度),也是矯正效果最好的時期。(作者:楊華清,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骨科康復中心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