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峰訊 家門口的馬路平坦了,農田里的水渠通暢了……在橫峰縣蓮荷鄉,一項項看得見、摸得著的改變,正把村民的期盼變成現實。這背后,是該鄉深耕網格化管理,探索“夜話周周談”做法,用心用情架起服務群眾“連心橋”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該鄉已開展夜話活動71次,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讓村民真切感受到參與感和獲得感。
如何精準感知村民需求?蓮荷鄉的做法是織密網格,讓干部沉下去,讓問題浮上來。全鄉以8村1場為基礎,精細劃分26個網格片區,配備網格長10名、專職網格員26名、兼職網格員165名,按照“一名網格長+一名專職網格員+N名兼職網格員”的人員配備,精準對接6508戶家庭。
每周五是蓮荷鄉的“連心日”。這一天,黨員干部們紛紛下沉網格,走街串戶,與村民拉家常、聽心聲,修路、通渠、改善環境……在一次次走訪中,將村民們的急難愁盼問題收集上來。今年以來,全鄉已開展“連心日”活動28次,收集民情269條,當場解決群眾矛盾糾紛201件。對于復雜問題,則通過民情分析會“開方子”,累計解決60件,真正實現了“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粗謇镄滦藓玫鸟R路和農田水渠,村民們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夜幕降臨時分,在蓮荷鄉村頭巷尾、農家院落的“夜話周周談”現場,鄉、村干部與村民圍坐在一起,聊家常、議村事、解糾紛。從各類政策的解讀到公共空間怎么用、移風易俗怎么做,再到民意訴求的收集,大家敞開心扉,干部引導,網格長評議,道理在燈下越說越明,心結在茶水里越聊越開。
如今,“夜話周周談”已成為該鄉化解矛盾的平臺和匯聚民智、激發鄉村發展內生動力的“連心橋”。在這里,家長里短、生產難題、致富門道、村莊建設都是熱門話題。
(薛南 王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