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連著作風,關乎黨風、政風。家風正則作風淳,作風淳則清風徐、社稷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進一步筑牢黨員干部廉潔從政的家庭防線,今年以來,縣委宣傳部聯合縣紀委監委、縣婦聯、縣教育局等部門,以“七個一”系列活動為抓手,在全縣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活動。
通過思想引領、文化浸潤、典型示范、制度保障等舉措,推動形成崇德治家、廉潔齊家、勤儉持家的濃厚氛圍,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堅實“家”力量。
——專題學習“強根基”,擰緊思想“總開關”
8月2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長、縣委書記李小平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會上強調,要深刻領會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將其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以良好家風促政風帶民風,讓崇德向善、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在千家萬戶落地生根,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不斷加強自我約束,嚴守紀律規矩,始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坦坦蕩蕩為官?!?月1日,在鄱陽湖贛劇院舉行的全縣領導干部家風家教建設主題教育活動中,市政府副市長、縣委書記李小平的講話擲地有聲。
自6月起,我縣將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必修課,通過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形式,組織學習《習近平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論述摘編》等材料,強化學習督導,確保入腦入心。
圍繞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我縣對家風家教的經典論述、案例故事等內容進行整合,精心編印《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家風家教學習資料》。
目前,這些編印的學習資料已在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時發放,為理論學習提供豐富的參考資料。
——主題活動“濃氛圍”,奏響家風“主旋律”
7月1日晚,組織全縣黨員干部觀看廉政贛劇《燭照丹心》。該劇以東晉名臣、鄱陽先賢陶侃為主角,通過其“運甓礪志”“封壇退鲊”“抗命救災”等事跡,生動展現其忠貞賢能、堅毅勇為和報國愛民的深切情懷,將鄱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化為具有時代價值的文藝精品,用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深刻闡述了優良家風家教對于個人高尚品格養成的重要作用。
7月11日上午,“鄱湖潮聲”文化大講堂(第二期)邀請原任上饒師范學院歷史地理與旅游學院院長張志榮作《國是千萬家,風清靠大家——論建設良好家風》專題輔導。報告主題鮮明、內涵深刻,有力提升了黨員干部對建設良好家風重要性的認識,獲得鄱陽湖文化研究會會長等聽眾高度評價。
采訪獲悉,縣志愿者協會已在饒州街道大芝路社區開展家風家教進社區活動,通過理論宣講、故事比賽等形式,推動家風建設向基層延伸。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翔介紹,我縣利用全縣村居廣播開展了“鄱湖潮聲–傳承好家風,培育新風尚”理論宣講,首期《方志敏的“四分飯錢”》故事已通過廣播廣泛宣傳。
據了解,我縣依托陶母紀念館、瓦屑壩移民文化館等家風家教示范基地,開展了“鄱湖潮聲–文化大講堂”活動,邀請《燭照丹心》編劇姜朝皋分享優秀傳統文化與家風傳承。
一系列形式新穎、參與性強的活動,讓優良家風從“文件”走向“文化”,從“會場”走進“心田”。
——家屬助廉“筑防線”,激活家庭“廉動力”
7月10日,縣紀委機關、縣委組織部、縣婦聯在縣委黨校聯合舉辦了全縣領導干部“廉內助”培訓班,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書記、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縣直各單位重點崗位干部配偶齊聚一堂,集中接受廉政教育、家風教育。
培訓通過案例通報、交流研討、理論教學、觀看警示教育片及赴饒州監獄現場教學等多種形式,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精神,以案明紀、以學促廉。
學員們紛紛表示,將發揮好“廉內助”作用,當好配偶身邊的“監督員”,家庭防線的“守門員”,家庭幸福的“維護員”,和配偶一起時刻保持清醒,正確處理職權和特權、原則和感情的關系,堅決抵制形形色色的誘惑,始終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與家人共同筑牢拒腐防線。
——陣地建設“潤無聲”,打造教育“新課堂”
“七個一”工作方案構建了“理論學習 +文化宣傳 + 實踐活動”的立體推進模式,覆蓋了全縣黨員干部及基層群眾,營造出濃厚的家風建設氛圍。
在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推進“‘四個100’理論宣講培訓下基層暨全縣家風家教故事我來講”活動,并結合電影下鄉活動,廣泛開展家風家教公益宣傳。
縣融媒體中心統籌資源,在微信公眾號、新聞客戶端等平臺開設《傳承好家教培育好家風》專題專欄,每日推送革命先烈、古圣先賢的家風故事以及廉政文化內容,持續擴大影響力。截至目前,已發布家風故事70余篇,通過這些生動的案例,引導黨員干部充分重視家風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矩陣,讓黨員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家風熏陶。
我縣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正推動優良家風在黨員干部心中扎根、在千家萬戶傳承,為涵養鄱陽清朗黨風政風社風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為奮進新征程、建設新鄱陽提供堅強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