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里街鎮:“贛事好商量” 解抗旱之急
7月31日上午,一場以“抗旱保秋”為主題的“贛事好商量議事會”在四十里街鎮湖東村委會召開,鎮掛點領導、村兩委成員、政協工作聯絡員、黨員、種糧大戶及村民代表圍桌而坐,共商抗旱對策。
前深入田間地頭摸實情、問需求,會上各方圍繞引水方案坦誠協商、凝聚共識:立即開挖一條長300米、寬2米的引水溝,打通農田灌溉 “最后一公里”。
議定即行動!會后,“抗旱保秋”行動迅速啟動。挖掘機開進田間地頭,轟鳴作業聲中,引水溝開挖工作火熱展開。短短時間內,一條 “生命渠” 初見雛形,為緩解農田旱情、保障糧食生產筑牢基礎,以 “商量” 實效守護鄉村耕耘希望,彰顯基層協商議事助力民生保障的擔當。
三廟前鄉:“二級提水”守護農田生命線
近期,持續高溫少雨天氣籠罩三廟前鄉,數萬畝農田即將陷入無水可供的境況。作為鄱陽縣重要的產糧大鄉,轄區內農田面積達6.5萬余畝。一旦遭遇持續性旱情,必將影響全鄉糧食產量,種糧群眾的損失更難以估量。
為有效應對旱情,三廟前鄉黨委、政府迅速行動,向上級部門申請提水設備,并提前謀劃了4個二級提水點,分別位于該鄉渡頭電排站、馬墩電排站、余家頭電排站以及東朗電排站。
為了確保農業灌溉用水及時到位,該鄉主要領導、農業分管領導及相關負責人時刻駐守圩堤一線,現場督導,全力保障工程進度。
隨著工程的推進,清澈的河水通過銹紅色的大鐵管沖向蓄水池,又順著電排站流向朗埠河、豐收河等主灌溉渠道,流到三廟前鄉的農田里,農民緊皺的眉頭得到了舒展并露出笑容。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鄉位于渡頭電排站、馬墩電排站、余家頭電排站的三個二級提水點已成功通水運行,極大緩解了全鄉的旱情,有效保障了農田灌溉。這項及時啟動的“二級提水”工程,如同一條堅實的生命線,為面臨干涸威脅的數萬畝農田注入了寶貴的水源,守護了糧食生產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