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信訊 “蔚藍香廷小區8號車庫路面破損嚴重,該修復一下了。”“一樓老有人堆放雜物,把樓道給堵了?!薄?,在廣信區旭日街道信江社區召開“黨建+好商量”議事會上,居民們積極參與,暢所欲言。近年來,該社區堅持黨建引領,凝聚共治合力,激活治理末梢,豐富文化生活,讓昔日臟亂差的老舊小區蝶變為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家園。
該社區黨委牽頭,精心打造“家門口議事會”“睦鄰議事角”等靈活多樣的協商陣地,確保居民說話有地方、議事有平臺。常態化組織業委會成員、物業公司代表、樓棟長、居民代表及網格員等多元主體參與議事。創新實施“三事分流”機制,即對涉及公共設施改造、重大政策落實等,由社區黨組織協調街道、駐區單位等資源“聯辦”;對小區環境整治、公共秩序維護等方面問題,引導相關方共同參與、協商“共辦”;對鄰里糾紛、家庭矛盾等問題,則側重提供平臺、鏈接資源“協辦”,明確各方責任邊界,確保問題精準高效解決。同時,挖掘網格內老黨員、老教師、法律明白人等力量,成立“解憂茶桌”調解隊,用“鄉音鄉情+法理相融”方式化解矛盾,共建社區“幸福圈”。
以“黨建+網格”為抓手,成立網格黨支部,按照“一小區一黨支部”模式,將社區黨員、下沉干部、在職黨員編入網格黨組織,形成“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聯動體系。深化“一名黨員中心戶聯系10戶群眾”機制,整合253名在職黨員及業委會、網格員、物業、志愿者等力量,深入網格開展“敲門行動”,建立家庭檔案和民情日記,動態摸排鄰里糾紛、物業矛盾等隱患苗頭,形成“網格巡查發現-黨小組研判分流-矛調團隊限時辦結-滿意度回訪評價”閉環機制。通過黨建網格“雙網融合”,實現矛盾糾紛化解率達98.6%,12345投訴量同比下降43%,打造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矛盾不上交的基層善治新樣本。
同時,聚焦“文化育人、實踐賦能”,以文化服務“引流”治理參與,用治理成果反哺文化創作,形成“文化滋養-居民認同-主動治理”良性循環。通過黨建引領整合陣地、隊伍、活動資源,將文明實踐轉化為居民參與治理的內生動力,實現文化服務“精準投送”與社區治理“雙向奔赴”,營造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天天有笑聲的濃厚氛圍。結合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黨員與居民共包“廉心粽”、同做“家風月餅”,將廉政教育、家風傳承融入民俗活動,以文化浸潤替代說教,用“煙火氣”融化“矛盾冰”,實現“潤物無聲”的治理升級。今年以來,已吸引超1000人次參與,通過文化活動收集并解決鄰里糾紛、噪音擾民等治理問題26件。(程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