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街道80歲的姚爺爺家中安裝了煙霧報警器、一鍵呼叫鈴,若突發疾病時,按下呼叫鈴后,平臺派單的醫護人員10分鐘內即可上門急救;蔡奶奶佩戴的智能手表實時監測心率、血壓,數據同步至子女手機,讓親情關懷“永不掉線”。信州區以科技為筆,勾勒出智慧養老新畫卷,讓信州老人擁抱“數字守護”的幸福生活。
織密服務網絡,構建15分鐘養老圈
該區依托智慧養老平臺,組織社區網格員逐戶摸排老人需求,繪制出覆蓋全區的“養老服務熱力圖”。從設施選址到功能規劃,每一步都以數據為支撐。如今,9家嵌入式社區養老院、45個日間照料中心、27個老年助餐點星羅棋布,步行15分鐘即可到達的養老服務圈,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助餐、康復、文娛等一站式服務。在東市街道養老院,老人們白天練書法、學舞蹈,夜間有智能床墊監測健康數據,真正實現“養老不離家”。智慧養老平臺作為“數字大腦”,同步接入這些機構監控,實時掌握老人動態。
創新管理模式,培育本土養老品牌
政策“組合拳”為養老產業注入動能。該區不僅落實建設補貼、等級補貼,還推出“養老信貸通”,已為3家養老機構解決超百萬元資金缺口。通過建立備案管理、多部門聯合巡檢和第三方評估機制,培育出叁醫柒護、芳華等本土連鎖品牌。其中,叁醫柒護采用標準化服務流程,累計服務2000余名老人,滿意度高達98%。平臺還將這些機構服務數據納入監管,通過服務評價、安全監測等功能,推動養老服務質量持續提升。
升級服務網絡,老人安康更有保障
“街道-社區-居家”三級服務網絡全面升級。九如城康養中心“1+N”模式,以1個中心聯動多個社區站點,為3000余位老人提供上門助浴、康復護理服務。醫養融合更見實效,13家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簽約,10家納入長護險定點,每月自負費用大幅降低。
針對獨居老人,信州區實施“家庭智慧守護計劃”。目前,200戶家庭完成適老化改造,50張家庭養老床位已投入使用,還將陸續增加240戶改造和30張床位,配備自動護理床、緊急呼叫系統等設備。這些家庭養老床位數據全部接入智慧養老平臺,實現24小時遠程照護,平臺試點錄入7萬老人信息,持續為居家老人提供“六助一護”服務。(楊王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