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樹民宿為住客研發的太極拳課程 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非遺體驗成為旅游休閑活動中的新亮點。非遺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和幸福產業的發展方向。具體到民宿業,非遺特色民宿作為一種新興的文旅融合業態,正以其獨特的方式將非遺融入住宿體驗,為住客提供深入了解和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新途徑。
日前,由中國旅游協會主辦的非遺會客廳·非遺民宿旅游創新發展活動在陜西漢中留壩縣舉行?;顒蝇F場,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旅機構負責人、民宿代表圍繞探索“非遺+民宿”創新融合模式、構建“民宿+非遺業態”發展模式等話題,總結非遺特色民宿與旅游融合的實踐經驗,共話非遺特色民宿與旅游發展新趨勢。
非遺融入生活場景
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假期,西安、廣州、開封等地文旅部門與美團平臺合作,開展“#好玩的非遺”線上營銷活動,將19條精品民宿旅游路線與優質民宿一起推薦給廣大消費者。
美團民宿政企合作與合規負責人武曉琛介紹,目前,美團平臺上非遺特色民宿開展的活動主要包括非遺手工體驗、非遺講座、非遺沙龍等?!耙恍┟袼薹繓|表示,住客正在從走馬觀花的參觀轉變為深度體驗式的旅游。例如,制作非遺美食的過程生動有趣,很受住客歡迎?!蔽鋾澡≌f。
在眾多民宿的實踐中,非遺的呈現并非靜態展示,而是融入生活場景。松贊集團副總裁安泓認為,民宿業正在通過當地非遺和民族手工藝的融合,為住客講述這片土地上的文化故事,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細心的住客會發現,手工打造的各式銅具遍布松贊酒店的房間和公共區域,而這個銅器制作技藝就是云南鶴慶的一項傳統手工藝。松贊酒店與當地的銅匠師傅合作,以這種方式讓傳統的老工藝呈現在更多人面前?!邦愃频幕罨眠€有用牦牛奶做的手工皂以及用毛氈做的織物等。把當地的非遺都活化利用起來,讓住客感受到這些工藝在日常生活中綻放的光彩,也讓非遺實現了當代生活的場景化、實用化?!卑层f。
民宿是傳播弘揚非遺的重要窗口
將非遺項目引入民宿,為非遺的傳承與發展開辟了新的路徑。特色民宿不僅為游客提供了舒適的住宿環境,更成為傳播非遺的重要窗口。
作為廣西桂林陽朔格格樹民宿的主理人,陳榮華很早就意識到,民宿呈現給住客的應是文化,而不只是一張床。陳榮華曾學習過太極拳,他將自己強身健體的愛好巧妙地與住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對接起來,把太極拳設計成研學課程,面向住客中的太極拳愛好者推出不同類型的課程。
以戲曲文化為特色,集傳統文化、地域文化于一體的寧波龍觀禪那藝術民宿,是浙江省精品民宿的標桿。在這里,靜態的展示加上聽覺的享受,讓住客對寧波地方戲甬劇有了更直觀的了解。民宿的主理人戴如希丹是一位甬劇傳承人,她將民宿空間變成了甬劇的演出現場,不僅有專業演員在表演,住客也能參演。
安徽黟縣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中國畫里鄉村、桃花源里人家”的活態范本,這里保存著1684處明清古建,徽州三雕、徽墨制作等89項非遺技藝在此薪火相傳。在黟縣木榨油客棧、山居客棧、水墨東籬等民宿中,住客可以參與徽州三雕、徽州彩繪壁畫等非遺項目的制作,在動手實踐中領略徽州傳統手工藝的精湛技藝。
“近年來,黟縣通過培育特色民宿、開發體驗活動和加強人才培養等舉措,引導民宿業主在民宿設計、裝飾、經營等環節融入非遺元素,在提升旅游品質、推動非遺傳承和促進產業融合等方面顯著成效?!摈鹂h副縣長饒罡明說,據統計,2024年該縣民宿、酒店接待過夜游客約228萬人次,占全縣旅游總接待量和總收入的1/5,帶動旅游綜合收入近21億元。
“非遺+民宿”為鄉村振興增添生動注腳
“民宿+非遺”模式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進村創業,為鄉村發展注入了新的人才力量,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中國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副會長、貴州風景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繼娜分享了齊宿和棲溪浦等民宿的非遺實踐。作為貴州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高端民宿品牌,兩個項目從選址時就同步啟動對周邊非遺項目的挖掘工作,將瑤族文化融入建筑形態、風貌、場景以及軟裝中,民宿內隨處可見瑤族傳統的禾倉、圖騰等。
在浙江麗水,一默家民宿通過植物扎染、布老虎制作、手工香囊、畬族刺繡等非遺體驗帶動周邊幾十名女性就業。浙江省旅游民宿產業聯合會會長吳健芬認為,非遺與民宿的融合,本質是文化基因與商業邏輯的共生,需構建“保護—轉化—增值”的閉環生態。
在中國旅游協會秘書長葛磊看來,在更加強調療愈價值的旅游時代,民宿是一個重要的產品載體。當下民宿面臨的挑戰是從住宿產品向生活方式產品的升級。非遺與民宿的融合,通過非遺的注入可以真正提升民宿的附加值、競爭力和吸引力。非遺讓民宿在空間上變得更美,在功能上變得更有趣,讓民宿真正成為一個目的地的會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