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北京電影學院漫畫節海報。
在漫畫節開幕式上,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李劍平表示,本屆漫畫節以“AI+漫畫”為主題,并特別開辟了AI主題賽道,旨在促進技術與藝術的融合,他希望漫畫節能為創作者提供更多展示平臺,推動行業繁榮發展。
活動環節設置豐富。在以《漫話漫畫·第七回:AI+漫畫:未來創作是敵是友?》為題的主題論壇環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莊維嘉探討AI技術在高校藝術教育中的應用,分享學生利用AI輔助創作的優秀成果,指出AI能解放創作者的生產力,使其投入核心創作部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中華美學學會會員焦振濤則回顧了漫畫教育脈絡,展示了學生結合傳統元素的創作案例,提出建立專業AI漫畫創作系統的設想;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師張晨從理論與實踐層面,分析了AI對漫畫創作的影響,鼓勵學生以開放視角借助AI拓展創作邊界。
頒獎現場。
在主題講座環節,廣西藝術學院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動漫藝委會委員潘麗萍以《“圖像敘事的多樣性表達”——插畫當代語境下的多棲創作》為主題分享其在多領域創作的成果與經驗。她強調圖像敘事要突破媒介限制以實現文化表達,表示繪本創作是“紙上劇場”,并分享漫畫創作中的分鏡等技巧構成。
中信出版集團動漫事業部首席出版人陳曦以《內容是漫畫出版的根基》為題解析漫畫出版生態與市場趨勢,表示在數字時代漫畫實體書更多承載收藏與情懷功能。他認為漫畫出版人的使命在于服務創作者、作品與讀者,助力創作者適配市場需求,為讀者提供高品質實體書,通過活動展陳放大作品影響力。
安尼普(上海)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黑崎靜佳以《從日本動畫創作模式解碼中國動畫海外突圍》為題詳細拆解了日本動畫制作流程,包括企劃、出品、制作、宣發和拓展五大關鍵階段,并分享了中國動畫出海的案例與策略。她指出中國動畫在海外市場已獲關注且擁有獨特文化標簽,并強調本地化流程與全球化戰略并行的重要性。
頒獎現場。
6月7日,第二十二屆北京電影學院漫畫節頒獎典禮在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舉行。
北京電影學院原副院長、中國動畫研究院院長孫立軍表示,漫畫節的核心準則為“內容為王”,必須意識到中國漫畫的獨特性在于對本土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他勉勵青年創作者努力成為兼具才華、審美、藝術素養與社會擔當的復合型人才,肩負起推動中國特色文化傳播的使命。
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教師、本屆漫畫節評委會主席祖若曦表示,評委會欣喜發現眾多作品既立足藝術本質,又勇于大膽創新,充分展現了中國漫畫蓬勃的創作潛力。
據介紹,本屆漫畫節獎項設置多元,涵蓋插畫、故事繪本、短篇故事漫畫及圖像小說等類別。在漫畫節頒獎典禮上,公布了獲獎名單并為創作者頒發證書、獎杯,同時特別設置學生獎學金以資鼓勵。
漫畫節現場。
據悉,北京電影學院漫畫節始于2002年,由北京電影學院主辦,中國動畫研究院和動畫學院承辦,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中國電影家協會動畫工作委員會、北京影視動畫協會指導。
作為漫畫專業學生、業界精英和愛好者的國際交流平臺,漫畫節持續展示全球優秀漫畫作品,吸引全球創作者競技,其宗旨在于推動國際漫畫教育,激發大眾熱情,選拔優秀作品,為行業注入新活力,并促進藝術高校間的國際交流和創意碰撞,成為展示漫畫藝術魅力的舞臺。(記者 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