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子健
市僑聯榮獲全國僑聯系統先進組織榮譽;我市僑聯基層建設工作經驗在全國僑聯系統推廣,打造了德興市江西礦冶博物館、婺源縣詹天佑祖居紀念館、鉛山縣鵝湖書院3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市本級漢氏聯合、百順集團“僑胞之家”榮獲全國僑聯系統“僑胞之家”典型選樹單位榮譽……
僑聯四海,同心筑夢。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黨建帶僑建”為抓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奮力在中國式現代化上饒實踐中貢獻“僑”力量。目前,全市華人華僑、歸僑、僑眷約12.3萬人,共有僑資(港澳資)企業215家,投資總額約100億美元;2022年至今,全市僑聯系統共4家單位、7名個人榮獲人社部、國僑辦、中國僑聯表揚,各項僑務工作在全省僑聯系統居前列。
聚僑引智 發展提質
我市充分發揮“僑聯四海”優勢,廣泛凝聚思想共識,畫好僑界最大“同心圓”,積極推進黨建僑建融合共進,引僑資,匯僑智,聚僑力,引導廣大僑胞堅定“和黨同心、與黨同行、跟黨奮斗”的信心決心,為上饒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僑動力”。
我市成立“上饒市僑界志愿服務隊”,今年以來組織開展4次下鄉問診醫療服務,惠及僑界群眾600余人。引薦加拿大籍華人汪谷奇博士,攜手市中心醫院共同打造上饒市危急重癥重點實驗室。積極邀請正大集團、香港匯達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北京新納電子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等十余家海內外知名僑企僑商、海外僑領來饒考察,努力推動雙方達成投資意向。牽線僑企江西賽爾諾化學工業有限公司落戶德興化工園區,投資5.5億元,建設年產3000噸醫藥中間體項目,為高質量發展積蓄澎湃動能。創立2家省僑聯新僑創新創業基地,成立上饒市新僑創新創業聯盟,為新僑創新創業搭建孵化平臺。
僑資企業赴廣信區清水鄉開展希望工程快樂足球捐贈、助聽器捐贈等活動;部分僑商赴廣信區田墩鎮東坑村考察油茶產銷一體化建設項目,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全市各地積極引導僑企僑商投身新時代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強基固本 護僑愛僑
全市12個縣(市、區)均建立僑聯組織,其中婺源浙源鄉建立僑聯辦公室,德興市僑聯聘任僑情聯絡員……我市開展“搭僑引路為僑服務十僑行動”,從引僑、搭僑、護僑、愛僑、暖僑、聯僑、聚僑、助僑、惠僑、益僑等十個方面推進基層僑聯建設。
全市共建設“僑心書苑”4家、“僑胞之家”31家,其中,市本級打造了漢氏聯合、百順集團“僑胞之家”,弋陽縣雙亭社區“僑胞之家”獲評全省首批“僑務工作實踐創新點”。
我市做深做實護僑愛僑工作,創新“信訪+群團”矛盾糾紛化解機制;聯合市僑聯、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分別打造“法僑”“檢僑”涉僑法律糾紛調解平臺,已化解僑商僑企涉法糾紛10余個;聯合各級檢察機關率全省之先成立“檢僑驛站”“檢僑之家”等服務平臺13個,實現全市全覆蓋,有效保障僑胞僑企合法權益。
通過公布海外僑胞歸國返鄉服務熱線電話,加強公共場所電子屏、公益廣告、標語宣傳,我市營造了全社會愛僑護僑的濃厚氛圍,唱響歸僑僑眷、海外僑胞“有困難找僑聯”品牌。結合傳統佳節廣泛開展暖僑愛僑活動,切實將黨和政府的溫暖送達僑胞。
以僑為橋 推介上饒
今年5月,我市舉辦歸國返鄉勞動者體驗活動,組織20名優秀歸僑僑眷、新僑走進家鄉,感受上饒自然之美、人文之韻、發展之勁,激發他們“愛我上饒 當好主人翁”的熱情。
我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饒信文化為特色,持續擦亮文化交流品牌,堅持以僑界視角講好上饒故事。
開展“大美上饒 夢里老家”宣介活動,向海外華僑華人推介上饒的自然人文、區位優勢和營商環境,引起強烈反響。派員出訪意大利、法國,走訪僑社團和贛籍僑企,宣傳上饒發展機遇。
承辦中國僑聯“親情中華”網上夏令營等活動,為10余國1000余名華裔青少年提供上饒美景“云體驗”。組織45名華裔青少年來饒感受上饒文化和自然風光,厚植他們的桑梓情懷。面向僑界群眾,2022年以來連續三年舉辦“親情中華”慰問演出,線上線下觀眾超百萬人次;組織中學生參加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共462篇作品獲獎,助力上饒故事“出圈”海外。
德興市開展“全球學子嘉游贛”活動,展示大茅山的自然人文魅力。婺源縣舉辦家風座談會,弘揚詹天佑愛國主義精神,搭建海內外詹氏后裔聯誼橋梁;巴西僑領何畏夫婦來饒尋根,捐獻珍貴歷史照片,促進中巴文化交流……我市僑商積極參與國際經貿活動,與全球華商深入合作,展現上饒僑商風采。
一系列活動提升了上饒的國際影響力,增進了海外僑胞的文化認同,凝聚起僑界共建大美上饒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