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方子健報道:市市場監管局聯合晶科能源聚焦光伏行業質量問題,精準識別解決行業發展瓶頸、短板,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廣豐區結合馬家柚、天桂梨、米粉等特色產業,將“饒有豐味”區域公用品牌打造與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有機融合,為企業提供質量、標準、計量、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等多元服務;鄱陽縣建立首席質量官檔案,指導企業設立首席質量官崗位,舉辦首席質量官培訓班,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原則,全面深入實施質量強市戰略,扎實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持續激發產業活力,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據了解,我市連續4年位列全省質量強省考核第一方陣。
我市系統謀劃質量強市建設目標和任務舉措,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抓、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著力推進質量強企強鏈強縣,加強質量標桿培育力度,圍繞光伏新能源、有色金屬、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鏈,深入實施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推動產業鏈質量攻關,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級政府質量獎全覆蓋,有力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晶科能源獲評全省唯一、全國首批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安馳新能源斬獲“中國新型儲能綠色低碳產品獎”,江西吉利獲評全國企業標準“領跑者”稱號,耐普礦機、漢氏貴金屬、艾芬達暖通上榜全省企業標準“領跑者”名單……目前,我市光伏新能源產業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3項、實施標準互認100余項,形成了具有上饒辨識度的產業標準標桿;市縣兩級獲得政府質量獎及提名獎的企業,全部配備首席質量官,聘任該職務的企業總數達1989家,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全市上下不斷完善融合標準、計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要素于一爐的質量基礎“四位一體”工作機制,全力加快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提升地方主導產業發展水平。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培育全國馳名商標13件、江西名牌120個,地理標志商標11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9件。
圍繞“1269”行動計劃,我市立足光伏新能源主導產業,精心打造光伏能源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平臺,推動質量強市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該平臺實現了光伏產業鏈晶硅、電池、組件三個子產業鏈龍頭企業全部入駐,被列入全國首批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集成服務基地試點項目,為全省唯一獲評項目。
為實現質量管理轉型升級,我市通過大數據精準溯源、物聯網實時監測、區塊鏈防偽認證,全力提升質量管理數字化能級,實現質量管控從“經驗判斷”到“數據決策”的跨越。截至目前,我市1263家企業完成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建成光伏、建材等6個產業大腦,培育3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質量管理準確性和穩定性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