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玉山縣網絡人士眾創基地——星牌臺球旗艦店,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鬧氣息。場館里燈光璀璨,球桌整齊排列,超過晚上7點,這里就需排隊等待,常常一‘臺’難求。”在玉山,網絡人士除了眾創基地,還有孵化基地和活動基地。近年來,玉山縣委統戰部創新打造“網絡人士+”工作模式,通過搭平臺、聚合力、促發展,以孵化基地“育苗”、活動基地“聚能”、眾創基地“造血”,引導網絡人士從“流量達人”變身“發展先鋒”,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網動力”。
“網絡人士+臺球賽事”
——國際流量講好玉山故事
舉辦國際賽事,讓玉山聲名遠揚。70多名外籍球員被網絡人士帶著逛玉山,美國選手品嘗玉山美食清明粿、白俄羅斯選手學寫毛筆字,這些“老外遇見中國風”的趣味視頻在抖音刷屏,播放量達1580萬次。網絡人士組織港澳臺和海外臺球球員制作發布中華文化、中式臺球、美景美食等推介視頻210余條,在TikTok、YouTube等平臺總播放量突破1200萬次,向世界講述玉山故事。
“網絡人士+數字經濟”
——云招商激活新引擎
在高新區、高鐵新區的產業對接會上,網絡人士化身“招商紅娘”,促成6個數字經濟項目快速簽約,總投資額突破1500萬元。其中,由網絡人士牽線的阿里巴巴(玉山)客服體驗中心,不僅提供200余個對口崗位,更帶動周邊縣域40多個客服基地聯動發展。2024年玉山縣數字經濟服務業主營收入達18.68億元,同比增長22.88%,網絡人士“以流量帶項目、以服務促增長”的實效逐步顯現。
“網絡人士+鄉村振興”
——小屏幕打開致富窗
玉山縣打造“以賽促銷、以媒傳聲、以產富民”模式,組織網絡人士深入鄉村,為蜂蜜、菌菇等土特產拍攝創意短視頻,在抖音等平臺播放量突破410萬次,帶動淤里毛豆等產品月銷增長3倍,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成為“新農活”。通過“千村萬品”助農計劃,讓220個村的特色產品搭上電商快車,策劃舉辦了農產品直播帶貨大賽22場,吸引線上觀眾超2000萬人次,線下累計超1萬群眾參與,帶動農戶戶均增收4000元。網絡人士也逐漸從流量貢獻者向鄉村發展合伙人升級。
從田間地頭到世界舞臺,從流量變現到價值賦能,玉山縣以“網絡人士+”打通統戰工作“最后一公里”,讓“最大變量”成了“最強增量”。
(李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