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營收同比增長11.2%
總量居全省第二
本報訊 記者方子健報道:鋰電產業圍繞蜂巢、安馳兩大電芯生產企業,集聚了縉禧納米、馳奧科技等一批配套企業,產能持續增長;耐普礦機加速“揚帆出?!保c哈薩克斯坦客戶簽訂2265.76萬美元大單;宇瞳光學、立景創新、聯晟精密等3家企業分別與華為達成供需對接合作……今年以來,全市工信系統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堅定不移主攻工業,強力推動工業經濟向新向好發展。
據了解,一季度全市規上工業營業收入達1435.4億元,同比增長11.2%,總量列全省第二,增速列全省第三;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9%,增速列全省第二,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70.8%,增速列全省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高于全省平均0.3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電子信息、機械制造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8.8%、19.1%、19.1%,成為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
今年以來,我市各重點產業鏈鏈長及責任部門每月調度產業鏈工作進展情況,強化“1269”行動計劃實施考評,引導各地比學趕超、爭先創優;不斷動態更新細化重點產業鏈圖譜,分領域、分產業鏈研究制定出臺《金融支持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實施意見》《關于支持上饒市光伏新能源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試行)》《上饒市市場監管系統助推“1269”行動計劃十四條措施》等政策措施,為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策保障。
扎實推進項目建設。著力培育銅基新材料、再生銅高質化利用、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集群,精準開展產業鏈對接活動,全力推動產業鏈增量提質。截至3月底,全市23個工業項目列入省重點制造業項目,完成投資73.9億元,236個工業項目列入省大中型項目,完成投資230.8億元;通過舉行電子信息產業鏈供需對接活動和上饒市走進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要素對接會,簽約項目32個,簽約金額88.2億元。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錨定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目標,加力推進“智改數轉”,強化創新平臺建設,一體推進設備更新改造,深化產學研合作,由金葉大銅牽頭,聯合中南大學和重點骨干企業組建銅資源高值化研發利用制造業創新中心,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技術和智力支持,今年以來獲批13家“數智工廠”企業、8家“小燈塔”企業,L6級以上企業總數已達189家。
優化產業鏈發展生態。我市今年以來持續強化融資、人才、用地等要素保障,持續擴大工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規模,組織33家制造業重點產業鏈企業參加江西省2025年上半年產業鏈專場組團引才活動,優化調整我市技工教育專業目錄,新增涉“1269”行動計劃產業的技工院校專業10個,優先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合理降低制造業綜合成本和稅費負擔。截至3月底,全市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268.47億元,同比增長39.3%;全市“贛企通”惠企政策兌現專區累計為3.96萬戶企業兌現資金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