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量的合理增長 質的有效提升
——透視我市一季度經濟的“活力密碼”
本報記者 方子健
在這個奮進的春天里,大美上饒處處涌動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春潮:
蜂巢能源的新能源汽車電池訂單排滿,工人們鉚足干勁,智能設備高效運轉,全力以赴趕制訂單;晶科14GW高效組件項目按下建設“快進鍵”,完成施工進度的60%;上饒市消費品以舊換新聯合超市開業,線上線下為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優質的服務……
數據是上饒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的生動注腳: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844.5億元,同比增長6.3%。翻看我市一季度經濟“成績單”,既有量的合理增長,更有質的有效提升。
回望一季度,面對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上饒何以實現開局穩?透視這份成績單,答案自然揭曉。
從“傳統制造”到“智能智造”,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
“智改數轉”是我市建設制造強市征途中的“關鍵一招”。
走進廣信區越興銅業智能化生產車間,只見中拉機與絞線機等精準運作,銅材似金屬河流在機器之間流轉,AGV小車載著物料穿梭自如;5G智能工廠系統數字大屏上,生產、運營數據實時“閃爍”,實現自動分析、智能決策,將傳統制造推向“智造”。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讓該企業整體用工量減少了5%,效率提高了10%,產能提升了15%。
為促進制造業蝶變升級,我市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著力實現企業設備遠程控制、生產制造參數及產量實時在線可視、自動倉儲,推動制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完成數字化改造企業數達1263家,改造完成率為68.4%,列全省第一。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撐。晶科能源在長三角地區設立研發飛地集智攻關,累計27次打破光伏產品效率和功率世界紀錄;華東數字醫學工程研究院依托在上海搭建的“科創飛地”,攻克一系列“卡脖子”技術,研發生產了一批高科技智慧醫療器械;亥博材料在上海研發中心成功突破技術瓶頸,實現光伏膠帶國產替代,并在我市落戶量產……
我市深入推進“科創+產業”跨區域協同創新,在上海市松江區打造科創飛地,以上饒經開區為承載主體,建設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饒)科技合作產業園,著力實現“研發孵化在長三角、轉移轉化在上饒”。目前,在長三角設立飛地研發機構22個,初步形成“一核多元”科創飛地體系。
在“智改數轉”和科技創新的雙輪驅動下,新質生產力在上饒大地上拔節生長。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中,鋰電、汽車、機械制造、電子信息、有色金屬等產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56.5%、64.8%、19.1%、19.1%、18.8%;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58.9%、114.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4%。
從“全面撒網”到“精準發力”,投資有效性持續提升
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無須“全面撒網”,貴在精準發力。而抓好項目謀劃、招引、建設,在經濟發展中鍛長板、補弱項,是擴大有效投資的“金鑰匙”。
我市積極搶抓國家一攬子增量政策重大機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大規模設備更新、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精心謀劃爭取一批重大項目?!按笞ロ椖俊⒆ゴ箜椖俊背蔀槿猩舷缕毡楣沧R,各地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支持,精心謀劃、儲備、投資、建設了一批補短板、優結構、增后勁的好項目。一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7.9%;億元以上施工項目760個,完成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6.9%。
今年春節期間,全市各地充分利用企業家返鄉契機,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共簽約合作項目59個,簽約金額103.28億元;上饒市走進大灣區電子信息產業要素對接會在深圳舉行,共簽約項目17個,簽約總額77億元,其中“雙招雙引”項目12個,簽約金額44億元;上饒高鐵經濟試驗區聚焦數字文創、信息安全與數據服務、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數字醫療四大產業賽道,舉辦了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開業)活動,今年以來已簽約數字經濟項目26個,總投資24.7億元……
一季度,我市圍繞產業圖譜,全面梳理產業鏈關鍵環節、薄弱環節,創新鏈式招商、資本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靶向發力,招大引強,加力擴大有效投資,加快重點產業鏈強鏈補鏈延鏈進程。
上饒先進制造產業園項目(一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主樓部分地梁施工,主體結構封頂在即;上饒市大坳灌區工程施工蹄疾步穩,截至目前,項目總體進度超75%;上浦高速投資完成率超90%,進入最后施工沖刺階段,該項目廣豐段已具備通車條件……
一季度,我市緊緊抓住項目投資“牛鼻子”,不斷提高行政審批時效性、要素保障主動性,全力破解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用地、用工、用能等瓶頸,奮力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千方百計以有效投資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從“政策輸血”到“內生造血”,消費新場景激發活力
消費一頭連著千行百業,一頭連著民生福祉,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
“換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享受了5000元補貼,感覺挺劃算!”近日,在鉛山縣城某家汽車展廳,市民李夢將自己駕駛了10年的舊車進行了置換。我市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全面推動汽車、電動自行車、家電、3C數碼、家裝廚衛等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落地見效,通過優化審批流程、強化數字賦能,讓補貼優惠直達快享,有效提升全民消費能級。
圍繞增強消費內生動力,我市做足了文章、下足了功夫。
斯諾克世界公開賽、上饒半程馬拉松賽等一系列精彩賽事集聚人氣、帶旺消費;廣信區尊橋鄉將賞茶園美景、品香濃咖啡等元素融入消費場景,打造“航線咖啡”與“松野茶咖”咖啡屋,使其成為年輕人打卡的熱門地;婺源油菜花海、三清山高山杜鵑、廣豐木繡球花海等“繁花盛宴”帶火“春日經濟”;仙俠元素滿滿的望仙谷、葛仙村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解鎖“修仙”奇趣;《遇見婺源》《天下三清》等演藝產品,儺舞、板龍燈、打鐵花等非遺技藝展演和漢服旅拍成為爆款,國潮消費熱力值拉滿……
一季度,我市著力推動農文旅體商深度融合發展,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有效提升游客沉浸式體驗,以優質供給促消費升級,切實把人氣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
大力提振消費歸根結底在于穩就業。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以“線下招聘+直播帶崗”模式舉行春風行動招聘活動,高標準建設“5+2就業之家”,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靶向施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42萬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18元,比上年增長5.9%;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3.3億元,同比增長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個百分點。穩就業、提收入讓消費潛力不斷釋放,為穩增長、惠民生提供了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