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任曉莉報道:芳菲四月,在上饒處處都見“追花人”。暖陽柔風下,櫻花如霏雪般翩然而下,灼灼桃花潑紅十里煙霞,金色油菜花海浸染鄉野……春風過處,繁花盛開,人們紛紛走進公園、郊野踏青賞花,春日“顏值”正在加速轉化為產業“價值”。
在有“最美鄉村”之稱的婺源,萬畝金黃的油菜花海與白墻黛瓦相映成趣,金色花海染盡鄉野,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吸引了眾多游客賞春景、嘗春菜、騎行露營……當地依托“賞花經濟”,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催熱“春日經濟”,實現了“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農地變產地、農房變客房”的蛻變,賞花游的“含金量”不斷提升。
眼下,公園里、田野上,郁金香、櫻花、梨花等次第綻放,我市多地依托生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將賞花踏青與運動休閑、非遺體驗、文化藝術、特色美食等結合,形成“賞花+文學”“露營+圍爐煮茶”“踏青+親子”等特色春日出游玩法,打造“賞花經濟”特色品牌,深化農文旅協同發展,讓絢麗“花海”添色鄉村振興。
以“花”為核心,花海漫游、特色市集、非遺體驗、體育賽事、燈光秀、主題促銷等活動精彩紛呈。借助全省提振消費“七大行動”的東風,我市聚焦“文化賦能+場景創新+消費聯動”模式,堅持“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在全市開展多領域、多層次、多元化的促消費活動,引導市民游客提高出游、購物、就餐意愿,釋放消費潛力,激發市場活力,更將春日“流量”轉化為消費“留量”,持續增強消費動能。
這個春天,賞花不再只是觀景。我市通過“以花為媒、以旅興農”等舉措,大力發展休閑游、生態游等業態,讓農家“土資源”走出去,村民腰包“鼓起來”,各類花卉不僅是鄉村振興的“顏值擔當”,更成為驅動城鄉融合、生態增值的“綠色引擎”,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集體增收、群眾致富多贏局面,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