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鄭歡 記者蔡霞報道:近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園區聯盟更新成員單位名單,上饒經開區與上饒高新區憑借卓越的產業聚合效能和創新生態建設成果成功入選。這是我市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打開長三角要素資源的又一把“金鑰匙”。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我市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大培育激活企業創新主體力度、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加強平臺載體建設,提升科創服務能力,激活新質生產力“引擎”。
我市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依托毗鄰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借勢借力借智,深度參與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態建設,探索“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九城市+上饒”的對接融入模式。尤其是高標準建成運營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雙向飛地”,江西省首家在滬市級政府主導型“科創飛地”——上饒科創(人才)中心,已吸引翼空無人機科技(江西)有限公司等28家機構或企業入駐;與上海臨港集團在上饒經開區共建的科技合作產業園,已集聚川禾光伏焊帶等29個優強項目,真正構建了“研發孵化在長三角、生產轉化在上饒”合作新模式。
同時,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我市扎實開展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攻堅行動、科創平臺建設攻堅行動、開展科技型企業培育攻堅行動,建立了全覆蓋培訓指導、重點企業跟蹤輔導、加大研發投入激勵等工作機制,有效推動全市R&D經費投入強度快速躍升至全省第三。2024年成功獲批組建“應用光學技術江西省重點實驗室”和“太陽能光伏江西省重點實驗室”2家。晶科能源N型電池轉化效率達33.84%、27次打破世界紀錄,華東數字醫療入選中國醫療器械研發實力百強企業。
科技人才引育不斷完善。我市充分發揮《上饒市人才激勵政策18條》作用,制定《上饒市青年科技人才規劃(2023-2025)》,加大實施柔性引才力度;實施科技創新“策源賦能”行動,以科創飛地等科研項目和平臺建設為紐帶,支持用人單位引進院士等我市急需緊缺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建立上饒籍在滬科技人才庫;引入建立“科技副總”柔性引才機制,引聘國內外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科技領軍人才到規模以上企業擔任“科技副總”,助力企業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為城市產業發展帶來強勁動能。2024年,我市首次入選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目前,全市已有入國家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538家、高新技術企業201家、高成長性企業19家,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