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訊 鄱陽法院饒河流域環境資源法庭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緊緊圍繞守護鄱陽湖“一湖清水”,做實“五個聚焦”,以司法之力護航鄱陽湖區綠色發展,“‘濕’畫鄱陽·法護安瀾”環境資源審判品牌效應持續彰顯。
聚焦黨建引領,擦亮環資審判金品牌。堅持黨建引領,落實“黨建+司法+生態”一體推進理念,持續開展“鄱法先鋒”黨建品牌創建活動?!佰斗ㄏ蠕h”黨建創新案例“堅持‘黨建紅’引領繪就‘生態綠’美景”獲評“全省法院優秀支部工作法”。強化支部共建,簽署《“法航共建”支部聯動共建協議》,促推“黨建+”引領生態保護,法庭黨支部先后獲評市、縣“先進基層黨組織”。
聚焦職能延伸,織密環境資源保護網。加強環境資源職能部門聯動協作,聚力構建“1+N”生態保護網,形成持續嚴厲打擊涉生態環境違法犯罪高壓態勢。創新打造“巡回審判+基地保護”生態保護新格局,設立“法航共建”水上流動巡回審判點、饒河流域生態環境修復增殖放流基地、鄱陽湖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司法實踐基地、饒河源生態環境保護司法實踐基地,形成了環境資源保護集約效應,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合力。
聚焦生態修復,探索多元修復新路徑。圍繞轄區生態環境保護,探索完善環境資源案件生態修復新路徑,創新運用“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勞務代償”等方式對被毀生態進行修復,讓審判“前半篇文章”與修復“后半篇文章”深入融合。創新生態修復司法監督機制,發出鄱陽湖首份《巡湖守護令》,讓被告人從生態“破壞者”轉變成生態“守護者”。
聚焦宣教普法,打造矩陣式傳播模式。持續創新普法宣傳,豐富普法形式,多維度開展“法治宣傳+巡回審判+直播庭審”普法宣教活動,堅持線上線下同步普法,以矩陣式生態宣教普法傳播司法護航鄱陽湖生態“好聲音”,達到“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生態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聚焦案例培樹,環資審判屢獲新佳績。堅持“一案一典型,案案成精品”的培樹理念,研究不同案件特點,深挖典型意義,查處“毛某彩等13人非法捕撈水產品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長江流域水生態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童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