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輝 呂富來 本報記者 陳紹鵬
今年4月,中國國家灌排委員會公布入選2024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候選工程名單,其中婺源石堨位居榜首。“石堨是古老的水利工程,也是傳統村落的建筑符號?!辨脑纯h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這是婺源實施‘景村’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工程,取得的又一喜人成果?!?/p>
近年來,婺源立足“全域皆景、村村是景、村景相融”的縣情,因地制宜實施“景村”黨建工程,將黨員保護傳統村落崗位設在“每一棟古民居古祠堂、每一座古橋古亭、每一條古街古巷、每一方石堨石塝、每一片水口古林”上,實現了傳統村落保護“人人參與、人人盡責”,成功入選“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名單。
強化頂層設計,傳統村落保護“有章可循”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辨脑闯闪⒁钥h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景村”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出臺《關于“景村”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的實施方案》《關于持續深化“景村”黨建引領 提升服務全域旅游質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確保“有章可循”。同時,創新建立縣級領導干部聯系傳統村落制度,構建“景村”黨建縣、鄉、村、組、黨員“五位一體”運行機制。明確傳統村落保護17類56項具體工作舉措,細化29個縣直單位和各鄉(鎮、街道)、各基層黨組織82項具體任務舉措,以“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壓茬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目前,婺源擁有中國傳統村落30個,數量位居全國縣級前列。2023年,該縣投入維修資金1379萬元,修繕傳統建筑187幢,力爭到2025年建成20個保護有力、特色明顯、產業興旺的傳統村落樣板,賦能鄉村振興。其中,通過發揮鄉、村黨組織作用,溪頭鄉龍尾村成功引進步長藥業公司,“盤活”21棟古宅打造民宿集群,旅游旺季“一房難求”。厚塘莊園、流蘇小筑民宿被全國旅游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評為全國甲級旅游民宿。
注重全員參與,傳統村落保護“有條不紊”
“眾人劃槳開大船。”婺源創新設立黨員服務傳統村落保護“觸手可及、伸手可做”的特色“微崗位”200余個,將“微崗位”上墻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同時,該縣靈活設置“傳統村落保護”“傳統文化挖掘”等功能型黨小組40余個,常態化開展古村文化宣傳、古屋防火防盜、維修補漏、流轉托管、矛盾化解等工作。此外,在傳統村落建設35個兼具黨小組議事、公益服務、村落文化展示、旅游購物等功能的“黨員服務驛站”“紅心服務臺”等場所,提升“景村”黨建陣地服務功能。
為促使傳統村落“活起來”,婺源對散布城鄉的傳統村落古建民居進行全面摸底確權,共為3810棟傳統建筑完成了“身份認定”。在此基礎上,創新制定“所有權人和村集體流轉一批、鄉賢和新村民認養一批、全球招募認領一批、企業開發一批、旅游和民宿開發活化一批”等辦法,推動傳統村落科學保護與活化利用。同時,制訂推廣“古屋貸”等金融產品,做好“兩山”轉化文章。
自2022年起,婺源兩次面向全球招募古建民居“宿主”,老城區19棟古建筑成功認領“宿主”;推出10個傳統村落面向全球公開招募“傳統村落運營商”,共同打造“國際鄉村度假旅居目的地”。2023年,婺源完成6個中國傳統村落材料申報工作,申報數量位居江西省縣級之首。
發揮比較優勢,傳統村落保護“有利可圖”
為保護傳統村落,婺源各級黨組織舉辦28期建筑工匠專題培訓班,共為2800多名建筑工匠“傳經送寶”。能工巧匠對散落城鄉的1000多幢非徽派建筑進行“改徽、?;?、建徽”,達到了“遠看改色調,近看改符號,整體成風貌”的效果,化腐朽為神奇,成就了人們心中的“夢里老家”。
近年來,通過保護傳統村落,促進鄉村振興,婺源形成了以理坑為代表的寫生藝術區、以甲路為代表的紙傘非遺區、以坑頭為代表的米酒釀造區等“一區一特色”,開辟了“傳統村落+民宿度假”“傳統村落+影視文創”“傳統村落+電商直播”等“一村一產業”,拓寬了“兩山”轉化新路徑。廣大黨員投身“景村”黨建引領傳統村落保護工程熱情高漲,形成了良性循環,促進了永續發展。
“我們以婺源30個中國傳統村落為點,以其他70多個古村落為線,‘以點帶線輻面’促進百姓共同致富?!庇浾邚逆脑纯h委組織部獲悉,婺源帶動傳統村落原住居民、文化創客10.3萬余人吃上了“文物飯”“景觀飯”,促使占全縣總人口近30%的村民享受到了傳統村落“兩山”轉化紅利,入選“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名單。2023年,婺源30個中國傳統村落所屬的行政村中,24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超過20萬元,其中8個村超過50萬元、6個村超過100萬元。